前列腺癌
疾病列表
- 消化道出血
- 肝硬化
- 支气管哮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脑梗死
- 肌萎缩
- 肾小球疾病
- 慢性肾炎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昏迷
- 急性中毒
- 哮喘
- 肩周炎
- 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肺炎
- 银屑病
- 荨麻疹
- 原发性肝癌
- 肺癌
- 肠梗阻
- 消化性溃疡
- 前列腺炎
- 泌尿系结石
- 颈椎病
- 骨关节病
- 胸骨骨髓炎
- 漏斗胸
- 神经鞘瘤
- 三叉神经痛
- 牙髓病
- 口腔正畸
- 白内障
- 青光眼
- 中耳炎
- 慢性鼻窦炎
- 不孕症
- 异位妊娠
- 突发性耳聋
- 颈肩腰腿痛
- 颈椎病
- 斜角肌综合征
- 胸廓出口综合征
- 腰椎间盘疾病
- 腰肌劳损
- 梨状肌综合征
- 高弓足
- 扁平足
- 骨折及术后
- 臂丛神经损伤
- 脊髓损伤
- 强直性脊柱炎
- 肿瘤化疗引发的或原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 面神经炎
- 带状疱疹
- 脑卒中
- 脑出血
- 脑梗塞
- 脑外伤
- 脑积水
- 脑瘫
- 儿童发育迟缓
- 头痛
- 眩晕
- 神经心理障碍
- 缺血性脑血管病
- 出血性脑血管病
-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朊蛋白病(克雅氏病)
- 脊髓炎和脊髓病
- 脊髓血管性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 椎体外系疾病
- 神经系统变性病
- 痴呆
- 脑神经疾病
- 周围神经病
- 神经系统先天及发育畸形
- 营养缺乏性疾病
- 神经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
- 副肿瘤综合征
- 骨骼肌疾病
- 重症肌无力
- 癫痫
- 睡眠障碍
- 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血管炎
- 脑脊液循环障碍
-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 酒精中毒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
- 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损害
- 失眠
-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 过度嗜睡
- 昼夜节律睡眠清醒障碍
- 异态睡眠
- 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
- 其他睡眠疾病
- 癫痫
- 肝癌
- 胃癌
- 抑郁症
- 结肠癌
- 牙周炎
- 复发性口腔溃疡
- 牙体病
- 唇腭裂
- 龋齿
- 根尖周炎
- 牙颌畸形
- 冠心病
- 急性心肌梗死
- 心源性休克
- 心力衰竭
- 心肌炎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急性脑梗死
- 急性脑出血
- 外伤性脑血肿
- 开放性骨关节损伤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
- 肺栓塞
- 重症肺炎
- 重症胰腺炎
- 感染性休克
- 消化道出血
- 急性肾功能不全
-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百草枯等农药中毒
- 铅和汞等重金属中毒
- 油漆稀料等有机溶剂中毒
- 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
- 尘肺病
- 肾病综合征
- 慢性肾衰竭
- 糖尿病肾病
- IgA肾病
- 高血压肾损害
- 急性肾损伤
- 间质性肾炎
- 狼疮性肾炎
-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 紫癜性肾炎
- 急进性肾炎
- 系统性小血管炎
- 抗GBM病
- 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尿路感染
- 淀粉样变
- 血栓性微血管病
- 外科疾病
-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 肢端硬化症
- 脑复苏
- 脑外伤
- 内科疾病
- 口腔科疾病
- 突发性耳聋
- 脂肪肝
- 病毒性肝病
- 酒精性肝病
- 药物性肝病
- 免疫性肝病
- 遗传代谢性肝病
- 肝纤维化
- 肝硬化
- 肿瘤骨转移
- 原因不明的骨痛
- 骨髓炎
- 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炎
- 甲状腺癌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心肌缺血
- 多囊肾
- 重复肾
- 干燥综合征
- 肺栓塞
- 中医儿科
- 妇科专业
- 痔瘘专业
- 中医肾病
- 急性白血病
- 慢性白血病
- 各类淋巴瘤
- 多发性骨髓瘤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骨髓增殖性疾病
- 各类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白细胞减少症
- 血小板减少症
- 过敏性紫癜
- 凝血功能异常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
- 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治疗
- 肾脏疾病营养治疗
- 胃肠道疾病营养治疗
- 肝胆胰疾病营养治疗
- 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治疗
- 围手术期的营养治疗
- 鼻饲肠内营养支持
- 孕产妇及婴幼儿营养
- 荨麻疹
- 湿疹皮炎
- 甲癣
- 体癣
- 带状疱疹
- 白癜风
- 银屑病
- 血管炎
- 脱发
- 痤疮
- 红斑性狼疮
- 皮肌炎
- 硬皮病
- 天疱疮
- 尖锐湿疣
- 淋病
- 梅毒等性传播疾病
- 皮肤良恶性肿瘤
- 消化病理
- 呼吸病理
- 乳腺病理
- 肾结石
- 输尿管结石
- 膀胱结石
- 尿道结石
- 肾癌
- 肾错构瘤
- 肾囊肿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皮质醇增多症
- 肾盂癌
- 前列腺增生症
- 前列腺癌
- 膀胱肿瘤
- 腺性膀胱炎
- 精索静脉曲张
- 鞘膜积液
- 膀胱破裂
- 尿道狭窄
- 泌尿系结核
- 肾积水
- 尿道断裂
- 睾丸肿瘤
- 阴茎肿瘤
- 阴囊肿瘤
- 宫颈恶性肿瘤
-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 卵巢恶性肿瘤
- 妇科泌尿盆底疾病
- 妇科内分泌疾病
- 食管癌
- 贲门癌
-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
- 气管支气管肿瘤
- 纵隔畸胎瘤
- 膈疝
- 腰三横突综合征
- 气胸
- 食管平滑肌瘤
- 贲门失弛缓症
- 支气管扩张症
- 肺良性肿瘤
- 肺隔离症
- 纵隔囊肿
-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 肋骨肿瘤
- 胸壁肿瘤
- 胸骨肿瘤
- 胸膜肿瘤
- 脓胸
- 肋骨骨折
- 气管或支气管损伤
- 食管破裂
- 肺损伤
- 血胸
- 胸壁畸形
- 胸骨后甲状腺肿
- 肺动静脉瘘
- 肺脓肿
- 食管憩室
- 食管狭窄
- 颈椎间盘突出症
- 肌筋膜炎
- 寰枢关节半脱位
- 枕大神经痛
- 近视眼
- 面神经炎(面瘫)
- 高血压病
- 鼻炎
- 颞下颌关节炎
- 前斜角肌综合征
- 臀上皮神经炎
- 梨状肌综合征
前列腺癌
疾病简介
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据报道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我国以前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前列腺癌的病理检出率和经验临床上的发病率有很大差…
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据报道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我国以前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前列腺癌的病理检出率和经验临床上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病因病理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查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激素等有关。前列腺分泌功能受雄激素睾九酮调节,促性腺激素的黄体生成素发挥间接作用。幼年阉割者从不发生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98%为腺癌,常从前列腺萎缩的外周部分发生,大多数为多病灶。
前列腺癌转移途径有三种:
①向附近组织或邻近器官浸润,首先侵及两侧叶,穿破被膜,至输精管壶腹、精囊、膀肮颈和后尿道;
②淋巴转移可至骸内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
③血行转移最常见为骨盆、脊椎、股骨。剧烈疼痛,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也可转移至肝、肺、胸1膜、肾上腺、脑等内脏器官。
前列腺癌分类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3)前列腺隐匿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4)前列腺临床癌: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
差别很大,与肿瘤分型有关。潜伏型、隐匿型皆无局部症状。临床型局部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症相类似。
早期无症状。当癌肿引起膀肮颈及后尿道梗阻时可出现症状,血尿较少,部分病人以转移症状就诊,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故对男性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应排除前列腺癌。
侵及膀肮颈后尿道,有尿道狭窄炎性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排尿困难。
患者有慢性消耗症状,消瘦、无力、贫血。
在早期阶段,病人并没有一点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能会注意到以下情况:
1、尿频、尿急
2、尿潴留
3、排尿时有辛辣的感觉
4、难以形成尿流
5、血尿
6、排尿疼痛
7、骨头疼痛
已到前列腺癌晚期的病人可能还带有以下复杂情形:
1、骨髓压抑症
2、骨瘤转移
3、副肿瘤综合症
4、含钙量高
5、疼痛
6、高尿酸
7、胸膜渗漏
8、腿部肿胀
前列腺癌可分三种类型:①临床症状同前列腺增生症;②隐蔽型,肿瘤小,不引起梗阻和临床症状,可因体检或出现转移病灶(如骨盆、脊柱等)症状时被发现;③潜伏型,仅在组织行病理检查时发现。
男性荷尔蒙对前列腺癌的影响
市场上出现注射或服用男性激素以增强男性雄风的广告,医生认为此法不可行,反而可能成为前列腺病症高危险群,如果罹患前列腺癌再企图以男性荷尔蒙改善性机能,也会加重病情。
前列腺癌症状与前列腺肥大几乎相同,约百分前列腺肥大会恶化为癌症;五十岁以上男性较易罹患前列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但肿瘤愈来愈大,就压迫周围器官,引发排尿困难、频尿、夜尿、残尿感、血尿等,严重时会移转淋巴结、骨头,但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存活率高出其它癌症很多。
男性荷尔蒙分泌不足,会影响性器官发育及性功能,最好向医疗院所求诊,适量男性荷尔蒙治疗后即可获得改善,如果自行服用或注射过量男性荷尔蒙,尤其是年长民众,将成为前列腺癌症的高危险群。一旦罹患前列腺癌,如果再摄取男性荷尔蒙,病情将加剧。
前列腺病患采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晚期患者则使用荷尔蒙治疗或睾丸切除术治疗。
前列腺临诊断
方法:
①直肠指检:发现坚硬结节,正确率达80%;
②经直肠穿刺或经会阴切开前列腺活检更为准确;
③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可明显升高。
④B超,同位素扫描:前列腺均有改变。
⑤X线:尿道造影后尿道膀肮颈移位;脊椎、骨盆、股骨、胸骨摄片,见有转移性骨质破坏病灶。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由于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后叶,早期并无症状,即使有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因此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一旦临床上出现了明显症状,往往已属病变的晚期,预后不良。可见,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反复发作不愈,应十分注意病情变化,以防癌变。前列腺癌的病人在早期常会出现尿频及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程延长、排尿痛以及尿潴留等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同,因此很难据此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检诊断。
直肠指检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极为重要,其准确率可达50%—70%。很多学者主张在前列腺癌高发地区,对中年以上男性定期进行直肠指检,将使很多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及根治的机会。
必要时医生可采取经会阴、直肠穿刺,取活体组织检查,其诊断的正确率可达70%—80%。还可经直肠按摩前列腺,收取前列腺液检查,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绝大多数病例可由此得到确诊。
值得提醒的是,尽管前列腺癌发生率不高,但它的症状酷似前列腺增生若经治疗后,病情越发恶化,就要想到前列腺癌的可能,应作上述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尽早期诊断。
诊断晚期前列腺癌
(1)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或伴血尿及尿潴留。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有骨转移时,骨盆区或腰骶部剧痛。体征主要表现为前列腺局部有硬结、肿块,其质地坚硬,失去正常弹性感而固定,腺体周围硬变,境界不清。
(2)X线可见骨骼呈成骨性变化,骨质阴影密度增加,骨小梁消失。
(3)膀胱造影显示前列腺肿大,尿道口破坏或边缘不整齐。
(4)前列腺造影显示腺体破坏,腺管阻塞,形状不规则增大等。
(5)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癌肿是否侵入尿道或膀胱。
(6)前列腺液癌细胞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
(7)活体组织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
(8)血清酸性磷酸酶、骨髓酸性磷酸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在骨转移时可升高。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PSA<10ng/ml;②Gleason评分为2~6;③临床分期为T1~T2a期。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4个条件:①PSA<10~20ng/ml;②Gleason评分≤7;③临床分期T1~T2c;④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
根治性放疗适合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主要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技术。此外,外放射治疗还可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或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
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
对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或氟他胺)或去势+抗雄激素治疗。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的疗效基本相同。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二线内分泌治疗。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应持续保持去势状态,同时采用以多烯紫杉醇、米托蒽醌为基础的化疗。对于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体外放射治疗或放射性核素也可改善局部骨痛。
根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利用PSA筛查前列腺癌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为了改善此状况,201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制定的《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首次将严密观察而不是采取“积极治疗”作为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选项之一。要求医生跟患者充分说明严密随访的危险和过度治疗的危害,由患者做出决定。可进行严密随访患者的基本条件是①活检病理检查显示为低危前列腺癌患者(T1~T2a期肿瘤,Gleason评分2~6分,PSA<10ng/ml。且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患者;②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T1a期肿瘤、Gleason评分≤6分、PSA<10ng/ml、穿刺活检<3针阳性切每针的癌组织≤50%、PSA密度<0.15ng/ml·g。且预期寿命少于20年的患者。严密观察方案是每6个月检查1次PSA,每12个月做1次直肠指诊。第1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特别是对于初次穿刺活检≥10针阳性的患者,应在18个月内再次穿刺活检。此外,应该对低危、且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患者进行重复穿刺活检,频率大约为每12个月一次。严密观察期间如发现疾病有进展倾向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据报道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我国以前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前列腺癌的病理检出率和经验临床上的发病率有很大差…
相关科室
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始建于1950年,是国内第一批建立的泌尿外科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早批准的泌尿外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作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山东省医药卫生A级重点学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大学泌尿外科博士、硕士点,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及泌尿微创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继续教育基层示范单位,我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思路,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使科室的医疗科研水平始终居于国内先进地位。现有床位200张,中心院区及东院区共有病房6个,下设泌尿外科病房、肾移植科病房、东院泌尿微创一科病房、东院泌尿微创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