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百廿省医 辉煌历程】苏应宽:我要贡献出全部知识

信息来源:《大医之魂(第二部)——山东省立医院50年代知名学科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牢牢把握党代会报告确定的战略任务、核心要点,领会精神实质,医院进一步丰富、挖掘医院发展脉络史料和优秀院史人物故事,做好省医优秀文化、先进人物事迹宣传、传承,推出“百廿省医 辉煌历程”专题。

QQ图片20211230111857.jpg

  苏应宽,1918年5月生于广东省南海市,194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历任省立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兼医务科主任、妇产科主任、副院长,山东医学院副院长。苏应宽教授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输卵管粘堵术的研究,1982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8~1996年,他主持的有关葡萄胎滋养细胞DNA及RNA流式细胞学检测等多项课题研究,分别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攻关课题二等奖等。苏应宽教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培养出近4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一生孜孜以求,笔耕不辍,主编了《妇产科手术》、《实用妇产科学》等多部妇产科专著,并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苏应宽80岁高龄时还在带研究生。

  1998年8月28日,济南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将近40度的高温没能阻挡人们为苏应宽送行的脚步,上千名社会各界群众要看苏应宽最后一眼。

  送行的人群中,有人手捧鲜花,有人抱着送子观音。哀乐已经放过三遍了,前来悼念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

  “走的是神仙吗?”工作人员满脸狐疑。

  “爸,你太累了,歇歇吧!”长子苏启华对着父亲的遗像缓缓说道……

  直到去世前一天,苏应宽还在为学生的事情奔波。

  也许只有在天堂,苏应宽才能为自己找到休息的理由。

七十岁上手术台

  在苏启华印象中,父亲永远都是忙碌的。“凌晨1、2点回家是常有的事。第二天一早,把前一晚的剩米饭用开水一泡,就着咸菜吃,然后再去上班。”

  父亲每周都有手术,他曾以70岁高龄上过手术台。50多岁时,做过最长的一次手术,在手术台上一站就站了十几个小时。由于时隔太久,苏启华已经记不清那件事的细节了,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被很多人抬回了家。他当时很害怕,还以为父亲出了什么意外。

  苏启华记得小时侯全家住在省立医院大院,一套30多平米的平房里,每个房间放一个上下铺的钢床,他和弟弟住一间,父母和妹妹住另外一间。

  有一次,父亲领回家一个外地大妈,他告诉母亲,这个女人家里生活困难,来济南看病住不起旅馆。结果那位大妈就在苏家吃住了20多天,苏启华只能抱着被窝卷,跑到同学家借宿。

  苏应宽喜欢打桥牌,但他根本没有业余时间,只能利用过年放假时,找上几个老朋友过过瘾。平时在家,苏应宽除了看医学专业书、写论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写回信。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经常写信向苏应宽咨询病情,苏应宽就一封一封,认认真真地回。

  有时儿媳妇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到处堆满了书和信,就给苏应宽开玩笑说,“我给你当秘书得了。”每年过年苏应宽收到的明信片都是一摞一摞往家搬,“幸亏只是祝贺新年的,如果都询问病情,非把老爷子累死不可。”

  1978年,苏应宽的大孙子出生时,正赶上他在编写一本书。“他差不多每次写书都要到外面去,在家里静不下来。”苏启华回忆说。这位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因此错过了和自己第一个孙子见第一面的机会。

严于律己和严于律人

  苏应宽对待下属和蔼可亲是出了名的,他从来不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一个人,让他下不来台,而是在私下给这个人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不过,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苏应宽的严也是出了名的。

  1963年,26岁的刘新民分配到省立医院。当时他已经有一年的实践经验,象结扎这样的小手术根本不放在眼里。但苏应宽依然要求三基三严。

  苏应宽在科研上的一丝不苟简直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即使文革期间,被要求去打扫卫生,他仍然坚持“科技没有阶级性”,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

  1976年,当人们刚刚挣扎着,从十年的噩梦中清醒过来时,苏应宽的科学研究已经远远走在了前头。他带领省立医院的业务骨干们编写的《妇科学》填补了妇科领域的研究空白。《妇科学》不仅被指定为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两年后,在中国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上还拿了一等奖。

  在审搞过程中,苏应宽为了不被外界打扰,曾经带领编写人员躲到兖州一家小旅馆,一呆就是三个月。期间,苏应宽只因为腿部的血栓肿成了一个大馒头,才回济南治疗,稍有好转又返回继续编写。

  当时,刘新民负责文字的二审,但苏应宽的文字部分他却不敢看,“他是我老师的老师啊。再说,他对自己那么严格要求,根本用不着我把关。”

写书就要署名

  上世纪六十年代,医学手术专业书很少,几乎都是英文原版书。为了“让苏应宽的知识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好务”,刘新民向苏应宽建议,编一本妇产科手术方面的书,这正跟苏应宽的想法不谋而合。刘新民向院领导做了汇报,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院里专门抽调了几个业务骨干,大家把各自手术的过程记录下来,汇总到一起。作为主编的苏应宽负责所有文字的整理,刘新民负责配图。尽管所有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但大家士气高涨,仅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70多万字的初稿。

  在那个极力反对个人崇拜的年代,所有专业书都是不能署名的。但苏应宽却特意跑到出版社,对编辑说,必须署上他和刘新民的名字。“署名不是为了出名,而是要对看书的人负责!”

  从1970年开始编写,到1973年出版,《妇产科手术学》第一版就印了15万册。1992年,第二版印了21万册,创了专业书的出版纪录。这本《妇产科手术学》因为“全面、精辟地介绍了妇产科手术学知识与技巧”,获得了1996年度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成为国内广大妇产科工作者,尤其是年轻医师必读的参考书。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郎景和对这本书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作为妇产科医生,唯一能得到的中文妇产科手术参考书就是苏应宽、刘新民主编的这本《妇产科手术学》。无论在医院里,还是下乡巡回医疗,我都要随身带着它。按现在的标准看,第一版虽然编得简单些,但在当时已经足够好了。”

  “苏应宽教授的博学、谦蔼和长者风范,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山东乃至全国妇产科学界的旗帜。”

  1998年,由于《妇产科手术学》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获得了人民卫生出版社“首届双效益图书奖”二等奖,并为该社建社45年以来首届评出的10部精品书之一。

  在和苏应宽编书的过程中,刘新民不仅提高了手术水平,而且学到了很多写书的经验。“苏应宽教授总是强调,写书必须写成熟的东西,不成熟的就不能写。”

创建生殖医学中心

  “他天生就有老师气质,面对学生总是笑盈盈的,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和蔼可亲。”虽然距离苏应宽去世已经许久,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定格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江的脑海中。

  作为苏应宽的第一个博士生,陈子江说:“现在做不好,就感觉对不起苏教授。”

  陈子江拜在苏应宽门下读博士时,苏应宽已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当时院领导专门给苏应宽派了一辆轿车接送他,但他却总怕给别人添麻烦,自己做公交上下班。陈子江每个月要向苏应宽汇报一次研究进展情况,从苏应宽教授那里,陈子江得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苏教授为我选定的学科方向影响了我的一生。”

  1987年以前,全国所有医院只有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三个部分。苏应宽了解了国际妇产医学的发展动向,把生殖医学定为陈子江的研究课题。1987年,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苏应宽的指导下成立,是全国最早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大型医疗机构之一。

  说是生殖医学中心,其实最初只不过是间十平米的小屋,所有工作人员加起来只有陈子江一个人。不仅资金短缺,设备也不足。后来苏应宽想方设法买来一台超声仪。看到苏应宽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陈子江也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在苏应宽的带动下,生殖医学中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有如天助。

  1992年5月15日世界首例配子宫腔内移植婴儿在生殖医学中心诞生。这项技术被卫生部誉为医药卫生界十大新闻之一。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发明三等奖,为人类生殖医学工程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1995年1月5日,生殖医学中心又成功诞生了华东地区和山东首例试管婴儿,填补了该地区在生殖医学领域中的一项空白,也标志着我省生殖医学研究与技术迈进国际、国内的先进行例。

  1997年2月27日,生殖医学中心再创生殖助孕新途径,使患者无需经腹手术,在逆行插管下,获得我国首例经阴配子输卵管移植的婴儿。

  2005年12月,国内首例“玻璃化”冷冻卵子试管婴儿出生。

  在陈子江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正对着门口有一个书柜。苏应宽和陈子江的合影就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我得好好干啊,苏教授天天瞅着我那!”陈子江一边说,一边看着那张合影,好像导师从来都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