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18年3月 第3期>> 正文

7.jpg

勇于担当救命于危急 倾心奉献谱鲁喀真情 山东省立医院援疆医生王默抢救维吾尔族同胞纪实

发布时间:2018-05-03 字数:1587

ffj1298.jpg

▲患者家属送来锦旗

ffj1298.jpg

图1 术前CTA可见主动脉夹层,左胸腔大量积液

图2、3 手术前后造影,可见主动脉夹层近端破口腔内修复良好

  2017年2月,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默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领导和同事的期望、亲人的担心与不舍,带着齐鲁儿女和省医人的深情大爱,奔赴喀什,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之旅。到疆之后,王默兢兢业业救死扶伤、帮扶带教,受到受援地区医院及病患的广泛赞誉。这期分享的是王默成功抢救一名身患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维吾尔族同胞的故事。

  一天夜里,王默接到了来自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的求助电话,一名维吾尔族中年男性突患主动脉夹层,CT显示胸腔大量积血,患者血压低,呼吸困难。王默从发来的CTA图像判断,这是一例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cTBAD),这种主动脉夹层十分凶险,需要紧急干预。

  选择抢救就意味着选择了风险,若挽救不成功,极有可能面临患者家属的不解。但想到这是一个45岁的鲜活生命,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攸关一个少数民族家庭的幸福,王默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驰援。冬夜的喀什天寒地冻,王默急匆匆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医院。多耽误一秒,患者就多一分危险,在去医院的路上,王默电话通知心血管外科做好手术准备:令麻醉科、手术室、介入室、联系手术器械,与死神抢时间。

  到院后,王默马上为病人进行查体,考虑到患者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呼吸困难较重,让麻醉科立即给患者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检查完手术所需的器械和器材,王默立即上台开始手术。切开血管,送入造影导管,辨别真假腔,造影测量,选择覆膜支架型号,小心置入,定位释放,造影检查效果……,一气呵成。输血补液,患者的血压开始慢慢上升,心率逐渐恢复正常。成功了!手术成功了!当把这个消息告诉患者妻子时,她紧紧握着王默的手,流下了热泪,嘴里不停地说着“孔帕尔提厄盖热合麦提(感谢共产党)”。

  出院之前,王默来到病房看望这位维吾尔族病人。重获新生的患者用激动的、颤抖的双手紧紧握住王默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花,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病人家属还专门送了面锦旗,表示感谢——“仁心仁术救命于一线,家国情怀谱鲁喀深情”。

  这已经是王默到喀什后第三次晚上被医院“召唤”进行生命救援,也是他成功救治的第五位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他用这种无言的方式,将民族团结的理念和爱国情感,传递给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共谱民族和谐新篇章。

  事实上,每一次手术召唤都是一次考验,不仅需要援疆医生有足够的技术,更需要有足够的担当。如果顾忌诸多危险因素,选择明哲保身,那么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生命的消逝。但选择手术,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和责任。每次接到电话召唤请求救援时,王默都要面临这样的选择,但他每一次都选择毫不犹豫地赶赴医院手术室。因为在这里,在这个距离乌鲁木齐还有1500公里的祖国西部边陲,援疆医生就是医院的技术支柱和患者的依靠,就是赋予病人第二次生命的天使。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面对生命和风险,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面对民族大爱和明哲保身,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这就是担当,这就是山东援疆人的风范!


  王默,男,42岁,心胸外科博士,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胸外科8年,血管外科12年。2013-2014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梅奥医学中心学习主动脉疾病微创治疗技术,2016年赴台湾荣军总医院参观学习。现主要从事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颅外颈动脉狭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的外科和微创治疗。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省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2017年,积极报名参加山东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远赴新疆喀什工作,现任喀什地区肺科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