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20年9月 第9期>> 正文

12.jpg

记忆中那碗粥

来源:手足外科 关银银 发布时间:2021-01-11 字数:1849

  那天带母亲复查,检查结束之后在医院附近的餐馆吃早饭。点餐时,赫然发现有“粥”,便满心欢喜地盛了一碗。坐下后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粥爽口浓郁,可香味却寡淡许多。

  糊粥,山东鲁西南地区特色名吃之一,相传为汉刘邦吕后所创,吕氏后人代代相传至今。具体做法如下:把小米和大豆磨成细面 ,以一定比例兑水搅匀成糊,把铁锅干烧至通红,然后把少量面糊倒入锅内,此粥特点为入口米香,豆香甚浓,略有糊味,故称糊粥。

  小时候,家里每年冬天赶集会卖家具。赶集会讲究一个“早”字,家具又属大物件,装车搬运摆放甚是耗费时间,大人们四五点就起床,故无暇吃早饭。待赶到集会一切安置妥当,约莫七八点钟,便是早饭时间。摊贩的吆喝声、碗筷的碰击声、油锅的滋滋声、喝汤的吧唧声在烟雾中此起彼伏,丝丝缕缕黄灿灿的阳光驱散了雾障霜凝的冬日清晨,油条、鸡蛋包、豆浆、胡辣汤、粥的香气在人群中弥漫,集会开市了。寒假时,但凡离家近的集会,不需那么早起床,母亲都会把我们叫起来去凑热闹。琳琅满目的早饭中,我最喜欢喝粥,当冒着热气的大瓷碗端上桌时,豆香夹杂着糊香迎面扑来,便实在忍不住等粥放凉一些,吸溜吸溜喝起来,浓郁醇厚的口感配着酥脆的油条,幸福感油然而生,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人间美味。

  初三时我住校,每两周回家一次。一日上午没课,下午考试,也许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当天早晨异常想回家,便打电话给母亲,她顾虑我坐车回家再返校过于劳累影响下午考试,又担心我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犹豫之下还是说:“回来吧,路上注意安全。”买票坐车到家已经10点多,母亲并未在家,11点时她回来了,手里提着一桶粥,我埋怨她回来太晚耽误了做饭。母亲冻得通红的脸上充满了愧疚之意,脱下外套便匆忙准备午饭,我吃着午饭时,她又连忙准备返校带的水果和零食。吃完午饭快1点了,母亲来不及吃饭,赶紧拎着大包小包送我去坐车。从家里到学校大约20分钟车程,车是路过的城际客车,因而没有固定站点,只要路边有人招手示意,他们便会停下来。不知为什么,当天路上车特别少,偶尔过去一辆车也是飞驰而过,完全不理会寒风中急迫等待的我们。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后方依然空无一车,只有寒冬白日下干裂的马路。眼看要误了下午两点的考试,我快急哭了,冲着一直在路边招手“拦车”的母亲大喊,埋怨她为什么要去买粥,为什么做饭那么晚,为什么爸爸不在家无法开车送我……突然,母亲一把把我拉上自行车,奋力地一路向北骑去,我的抱怨声消散在凛冽的寒风里,但母亲的粗大的喘息声却格外清晰。她弓着身吃力蹬着,每一次弯腰起身似乎都要耗尽全身力气,车身左摇右摆,逆风前行。母亲大声叮嘱我,看着后方来车。我坐在车子后座度秒如年,就这样挪动了一米、两米、三米……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车肯停了下来,母亲赶紧把我送上车安顿好。车缓缓的开走了,我在最后一排找到座位坐下来,摸到包里硬硬的物件,原来是保温桶,拧开盖子,粥的糊香扑面而来,我赶忙转过身透过车窗,看到母亲弯下腰气喘吁吁,眼睛却望着我远行的方向,慢慢地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模糊的视线中。寒冷冬日里,冷清的马路上,母亲显得渺小而又强大。我抱紧了怀里的包,顿时泪流满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也已到而立之年,为人妻为人母,望着年过半百的母亲,总是哀叹时光的残忍,它抢走了母亲的童年,耗尽了母亲的青春,在她脸上捏出了折痕。而少不更事的我们,因为幼稚狂妄、叛逆无知、自以为是,又徒增母亲的烦恼,甚至令她伤心。在外求学工作十余年,每次回家,母亲都提前晒好被褥,收拾房间,嘘寒问暖,不经意间提及想吃的饭食,下一餐会立刻出现在面前。母亲觉得她无法在工作上给我们提供帮助,便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在别处的委屈和失意。

  我们占据了母亲世界的全部,与其说怀念的是粥,不如说是童年的味道,更是那些整日依偎在母亲身旁和兄妹朝夕相处的日子。

  曾经梦魇母亲满头白发,拄着拐杖渐渐离我远去,我伸手去抓她的衣角,它们却在指缝中溜走,剩下我独自痛哭不知所措,对失去的恐惧令我瑟瑟发抖。现在每每想起那个梦境,依然不能自已。蔡崇达先生在《皮囊》中提到,他一直像个任性的孩子接受不了,为什么时光列车开得这么快,为什么还要有各自那么多分岔路。我感同身受,正是在一个个分岔路中,我们离家、成家,离别、失去。

  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次假期,所以回家陪伴母亲的日子屈指可数。有人喜欢旅行,可我总学不会那么轻盈的踏上旅途。因为,我更愿意回到一个地方,守着我爱的人,生根发芽。

fmm10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