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20年1月 第1期>> 正文

89.jpg

首批医疗队大年初一驰援湖北

发布时间:2020-05-09 字数:4029

ffj2122.jpg

fmm4519.jpg

fmm4516.jpg

  1月25日晚,农历大年初一,山东省立医院的最美“逆行者”出征了。他们是山东省立医院第一批医疗队成员: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兼东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任宏生,ICU专业护理专业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丁敏,东院保健呼吸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冀赛,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专业主管护师林辉,ICU专业护理专业主管护师刘伟明。其中,任宏生、丁敏分别担任山东省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医师组长和护理组长。5名医护人员“逆向而行”,奔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前线。

  下午5:30,在医疗队员出征前,医院为他们举办了简短的出征仪式,医院党委书记赵升田,院长赵家军,党委委员、副院长王荣、李乐平等为医疗队员们送行,并叮嘱他们要做好自身防护,沉着应对,践行省医精神。出征仪式后,大家护送医疗队员们奔赴机场。山东省立医院第一批医疗队的医疗队员们在与山东医疗队的其他队员集结后,将于今晚搭乘飞机前往武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援。本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但为了抗击疫情,山东省立医院在接到省卫健委下发的通知后,迅速部署落实、紧急动员,医护人员纷纷请战,不到一个小时,第一批医疗队就集结完毕。此次入选第一批医疗队的5名医护人员都是优中选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身体素质。他们表示,为了人民利益和人民健康,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有义务,和全省、全国人民一道战胜疫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宣传处)

  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任宏生:

14年ICU我最合适!党员先上,我发过誓的!

  “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专业也适合请求前往武汉。”

  24日16时许,刚刚接到医院通知的任宏生立马主动请缨。至今,他的父母仍不知道他即将背上行囊前往武汉。

  拥有着14年ICU工作经验的任宏生是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兼东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也是山东省立医院首批驰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一线的医疗队成员之一。“报名时没想到和家人说一声,后来跟我爱人说,我首先是一名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危及到国家人民群众的安全,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医生,能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我就知足了。”

  虽然爱人表示了理解,但是因为怕老人担心,任宏生一直没敢和家里的老人说。“我相信,我们很快会战胜疫情,平安归来。到时再跟老人说。”

  在被确定成为山东省立医院首批赴武汉疫区的医疗队成员后,各种问候信息纷至沓来。任宏生无比感动,“有医院作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终将克服困难,迎来光明。”

  行动胜于言语。任宏生认为自己能把这个活干好,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就是最主要的。一如他当初入党宣誓时所说:“我是一名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首先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当初,他是这么说的。如今,他是这么做的。

  (大众网 宣传处)

  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冀赛:

这就是“省医精神” 这就是爱的港湾

  1月31日下午,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山东省立医院东院保健呼吸科护士长冀赛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冀赛写下了致老家“省医人”的一封信,道不尽的牵挂和思念,溢满字里行间。

  各位敬爱、亲爱的“省医人”:

  你们好,在此特别想称呼你们“娘家人”,一种每每提起心里就暖暖的,让人忍不住落泪的老家人感觉。现在虽然我在湖北黄冈,但不管任何时候我打开手机,都会收到各级领导、同事、朋友、亲人的牵挂的话语,让我一天的疲惫减轻了好多,不知落泪多少次。

  今天是我们到黄冈的第5天,这5天每天的工作内容都不一样,经常是白天去医院救治,晚上回来梳理总结各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有时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和当地医院对接后,我们便开始了科室的筹建工作,三区两通道没有,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划分,黄色垃圾袋成为我们的“警戒线”;置物柜没有,我们用储物柜分装,标示清楚;雨靴不够,我们就地取材利用现有材料做一些防护用品……没有保洁员,我们一起上。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我们把自己称为“大自然的搬运工”,还有同事笑着说:“终于可以好好减肥了。”很累,但我们斗志高昂。

  下班后,针对白天发现的问题,我们小组长开会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工作流程,看到医院同事们不时发来的“你好吗”信息,心里不禁感觉又充满了暖意,回复她们:“我很好,我会加油的!”

  后勤保障更是不成问题,院领导专门给家属发送了慰问信息:“任何问题,我们都会尽力解决”。回想这一切,或许这就是“省医人”,这就是“省医精神”,这就是有爱的家庭、温馨的港湾。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它会点亮我今后的生活,升华我的心灵。感谢各级领导、同事、我的亲人,你们是我们的大后方,我们动力的源泉。

  (宣传处)

  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丁敏:

父母说你应该去,我们支持你!

  “刚刚接了父母的电话,本来不知道怎么开口,没想到两位老人从亲戚口中已得到消息,他们说:我们支持你,你就应该去,不用挂念他们。我想哭……”当读到坚强的白衣天使这样一条信息,双眼止不住模糊,泪水透过护目镜,滴落在口罩的密封条上。

  这条信息的主人叫做丁敏,山东省立医院ICU专业护理专业护士长。同时,在刚刚过去的年三十,她还多了另外一个身份:山东省立医院第一批赴武汉疫区医疗队的队员之一。

  “前期,我一直关注着武汉那边的疫情,因为刚好在武汉同济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的ICU里有两位非常熟悉的护士长,他们一直在前线作战,所以一直传递着消息。”作为从事救病人抢救工作29年的医务人员,丁敏迫切想与在前线的同行们一起并肩作战。

  “因为我觉得,我在ICU工作已经29年了,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护理管理工作也很有经验。我觉着这些都是能用上的,所以我去是最合适的。”轻松的笑声传来,背后却是她坚毅的心。就如同她始终坚持请求报名一样。

  24日,山东省立医院在党委书记赵升田、院长赵家军的指挥下,很快配齐配强医疗队员,丁敏如愿,被选拔入第一批赴武汉一线的医疗队。

  她欣喜于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点自己力所能及工作的同时,却也深深担心着老人的情况。“我父母都80多岁了,我还没敢告诉他们,一直在想怎么措辞会比较好。”

  然而,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收到了丁敏护士长发来的一条信息:“刚刚接了父母的电话,本来不知道怎么开口,没想到两位老人从亲戚口中已得到消息,他们说:我们支持你,你就应该去 ,不用挂念他们。我想哭……”

  那一刻,泪水模糊了视线。

  事实上,自从24日晚间,山东省立医院第一批赴武汉医疗队成员名单出来,各种祈福和问候的信息,都一个个在丁敏的手机上弹出。“从昨晚到现在,我一直回复大家的信心,特别特别特别感动!我一直被感动着。其实,不止是我,换做任何一名我们省医人去前线,大家都义无反顾!报名信息出来后,大家都争相报名,甚至还有孩子才几个月大的母亲!”她说,别人在朋友圈都称呼这些奔赴武汉的医务人员为“英雄”,“但我们其实不是英雄,对于这个称呼也有愧。国家危难,匹夫有责,在疫情面前,使命和职责所在让我们义无反顾。”她坚信,有山东省立医院作为坚强后盾,他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大众网 宣传处)

  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林辉:

黄冈“小汤山”的第一夜

彻夜忙碌只为患者平安

  1月28日23:00,黄冈“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启用。随着首批转移确诊患者的陆续到达,山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全面投入阻击疫情的战斗。

  山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林辉20:00就来到病房,抓紧熟悉病区情况。

  林辉接收的大多数患者病情较重,呼吸困难、乏力、憋喘明显,咳嗽咳痰。

  由于没有陪护人员,患者缺乏信心,有气无力、极度紧张焦虑,全身瘫软,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林辉主动给予心理护理,进行疏导安慰。因为语言的障碍,要通过放慢语速、多重复几遍才能有效。当患者听明白“我们是山东医疗队!是来这边支援医院的,你们放心,很快会康复!”话语时,就像见到了救星一样,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辛苦了!”焦虑感明显减轻。

  一整夜不停地有患者入院,林辉全程小跑着安排他们戴防护帽、鞋套、引导安置病床,对他们的生命体征、自理能力、压疮、跌倒风险等进行病情评估,还要进行健康宣教、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直到凌晨5:00左右,林辉才得以到医生值班室坐着暖和了会儿,整夜没能合眼。

  1月29日中午,林辉在日记里写道:“全副武装,一个班下来,累到腿软;大楼刚刚使用,还没有供暖,小腿冻得几乎没了知觉,回到酒店直到中午才暖和过来……医者仁心,比起患者的平安来说,这一切都不算什么!唯有用自己的辛勤和努力,来为黄冈加油!为湖北加油!”

 (大众网 宣传处)

  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刘伟明:

4小时一个班

收治病情最重的患者

  “今天是上第三个班了,昨天上的凌晨4点到8点和20点到0点的班。”30日13点多,山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重症组成员之一、山东省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刘伟明刚刚结束到达黄冈后的第三个班,对于当地的工作也渐渐适应。

  他的第一个班,是29日凌晨4点到8点,由于黄冈当地气候阴冷,加之第一个班大家都没有经验,护目镜一点都看不到。差不多每个五分钟就要摘下眼镜烤一烤。但是如今,已经上完三个班的刘伟明有了更多的经验,病房也暖和点了。

  虽然一个班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但医护人员们都需要提前一个小时赶去接班。30日0点下班,回到酒店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简单洗刷过后时针指向了“3”。

  由于在重症医疗组,刘伟明和他的战友们这些天来,接触的一直是最重的、用呼吸机的病人。“条件一点点变好,经验一点点丰富,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病魔!”

 (大众网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