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爱撒青海 情暖高原 山东省立医院海北州帮扶纪实

来源:图文 张海洋 发布时间:2019-01-21 字数:1816

fmm2124.jpg

  根据《山东省卫计委关于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对口帮扶青海省海北州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健全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州临床医生导师制培养机制的意见》,我院于9月11日组织第五批医疗专家赴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一对一”导师支医服务。我院肝胆外科刘方峰、影像科冯吉贞、急救中心张海洋医生领命出征,远赴海北州,开启了奉献之旅。如今,为期三个月的援青工作即将收尾,三位援青医生回忆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几多留恋,几多不舍。张海洋医生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幕幕……

fmm2113.jpg

fmm2114.jpg

fmm2112.jpg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海北,中国原子城,这里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研制的地方,也是老一辈科学巨匠呕心沥血的地方。现在,后辈们也效仿前辈,为这片雪域高原的医疗事业略尽微薄之力。

  记得第一天来到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稀薄的氧气和高高的海拔就给我们几个后生来了个下马威。长途跋涉近1800公里,翻过海拔3717m的达坂山垭口,海拔3200m的海北州西海镇,用它独有的“断氧带”和一场淅淅沥沥的早雪热情的和我们打了个招呼。

  猝不及防之下,我们一行三人纷纷中招,当地接待我们的同仁马上招待了我们一顿“氧气大餐”,恍惚之间才感觉,我平时自诩的健壮体格,包含的水分不少……这也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有了一丝忧虑,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没有适应高原反应,还能不能将一身所学,施展出来?没有太多的休整时间,我们匆忙进入了工作状态。在刚开始工作之时,遇到了很多意想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困难。

  高原反应重,头痛头晕,晚上都睡不好觉……

  严重的缺氧,每一天都必须吸氧后才能开展工作……

  海拔较高,水烧不开,喝了之后出现腹泻……

  当地以吃牛羊肉为主,青菜很少,并且多是五六成熟的肉……

  这些困难一点一点出现,但是都被我们以坚强的毅力一点一点克服。影像科的冯吉贞笑称“我们是享受氧疗后再工作,属于先安逸,再劳作”,肝胆外科的刘方峰形象地说我们又过上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我只有苦笑一下,严重的腹泻让我实在对这里的饮食望而生畏。但是为了医疗工作的开展,唯有坚持下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随着工作的一点一点开展,我们在海北医院现有的条件之下,努力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肝胆外科的刘方峰,帮助当地大夫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等复杂手术。影像科的冯吉贞,将新进的CT机的各种应用,向当地大夫悉心教授。作为急诊医生的我,深感当地患者受高原反应的困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极高,与当地医院同仁一起,齐心协力,开展了无创呼吸机的应用,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高原反应、急性心力衰竭等。

  此外,我们还经常开展送医下乡、义诊上门等活动,经常是顶着风雪出门,满怀感慨归来。当地的居民性情淳朴,热情友善。当我们上门义诊时,往往把我们当成贵客招待,将家中最好的饭菜、水果都要摆出来,一遍又一遍的留我们吃饭。

  可能,就是那一句又一句陌生又熟悉的不熟练的汉语,消磨了我们的思乡之情;可能,就是那一张又一张淳朴善良的笑脸,打消了我们初来乍到的忧虑;可能,就是那一碗热奶茶,一盘五成熟的羊肉,几颗极稀罕的水果,温暖了我们被风雪吹冷的身子……我们感觉,原来出现的那些困难,早已冰雪消融,被我们踩在脚下。我们感觉,已经开始爱上海北这方土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活佛在当地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但是最近几年颇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困扰。他在很多医院看过,查过颅脑磁共振等检查,没有确诊病因。活佛听着我们抽丝剥茧的为他一点一点分析病情,并且指明了下一步的检查治疗方向,高兴极了,一定要留我们在家吃饭,并且与我们合影留念。匆匆吃过五成熟的羊肉和牦牛酸奶,我们又给活佛的信徒义诊,对各种疾病给出了治疗意见。这特殊的患者,这特殊的一次行程,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这么远,那么近”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暂,短到我还没有习惯那凌厉的劲风、高原上的雪景。三个月的时间很充实,我们将自己所学、所识,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海北。1800公里,这是地图上省立医院和海北州医院的地理位置距离,但是经过这三个月的相处,我们感觉自己和海北州医院同仁之间心灵的距离,是0!

  “为什么我的眼睛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青藏高原、吐蕃故里,与你相伴的三个月时光,必将使我受益终身!梦绕魂系!海北已经成为我的故乡,我希望能再次来到这里,为这里的建设发展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