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功为合并重度脊柱后凸侧弯畸形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手术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奥体院区二病区联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罹患子宫内膜癌且合并严重脊柱后凸侧弯畸形、先天性聋哑的68岁高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患者因“绝经后阴道流血10天,诊刮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入院。该患者其幼年曾患结核,导致严重脊柱后凸侧弯(俗称“罗锅”),无法平卧,手术时仅能耐受接近坐位的特殊体位,这导致手术操作空间严重受限、暴露困难,术中极易损伤脊柱脊髓,术后拔管困难与低氧血症风险高,加之患者先天性聋哑,医患沟通存在障碍,手术难度与风险极高。

针对患者的复杂病情,在妇科副主任兼奥体院区妇科主任刘鸣的指导下,副主任医师耿锋带领团队联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多学科协作攻关,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就手术体位、手术路径、切口选择、手术范围、术中突发状况应急处理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环节均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周密准备。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术式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鉴于该例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极其困难及盆腹腔内操作空间极为有限,团队最终决定实施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手术由耿锋副主任医师主刀,主治医师张硕、住院医师曹烨担任助手。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徐艳冰、副主任医师杨淼、住院医师晁慧玲的精准评估与麻醉下,巡回护士徐雯、许彩燕、李英英、李倩对手术体位恰当摆放,器械护士崔瑞言密切配合,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操作技巧,在极有限的空间内顺利完成子宫次全切术。患者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在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启志等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1天转回妇科病房。通过给予扩张支气管、化痰等措施,患者克服了低氧血症,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此次复杂高危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医院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和精准围术期管理方面的深厚实力,也为处理同类复杂合并症妇科肿瘤病例积累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