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健康守岁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为生命守岁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2022-02-01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时钟滴答不停,一晃到了年关。在大多数人忙着喜气洋洋、辞旧迎新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匆匆的脚步里却多了一些紧张与虔诚。

  当那些稚嫩的花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贴上“危重症”的标签,当尚未盛开的生命需要各种支持手段才能维持,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门外的家长,对于跟小儿重症医学科(PICU)有关的这一群人而言,眼前的春节,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

  是的,春节是象征着这一年的团圆,但对于总在试图跑过生命的他们,拼其所有想要的,是让这些孩子拥有越过这一岁以后的更远的人生。

微信图片_20220201172920.jpg

  空不下来的病床

  1月29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病房。

  距离除夕不过两天,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更凸显出这里的安静。医护人员匆匆的脚步声、呼吸机的滴滴声、心电监护的报警声汇聚。经过纱帘过滤的阳光,斜斜地投到房间里。

  20张病床上,住着20个大大小小的孩子。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复合外伤、感染、嗜血细胞综合征、中毒……他们当中最小的2个多月,最大的12岁,虽然年龄、性别各不相同,却因为遭遇疾病,被贴上“危重症”的标签。

  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负责人靳有鹏说,儿科所有专业的急危重症患儿都会汇集于此,冬天病房差不多一直都是满床运转。

  2020年除夕,靳有鹏记忆犹新。

  “病房里没有一丝过年的气息,病房里没有一张空床,ECMO依然在转着,旁边的孩子做着床旁血液净化,另外还有重症肺炎上着呼吸机的孩子……”那年春节前,有一个女孩因暴发性心肌炎入院,伴有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参数呼吸机解决不了血氧的问题,紧急ECMO(体外膜肺氧合)手术。

  这是一种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体外呼吸与循环的高级生命支持替代技术,成功上机只是第一步。

  患者心肺功能评估、脏器功能监测、ECMO管路维护、每小时出入量计算、出凝血指标观察,每一步都要小心而谨慎。

  血压逐渐回升、血氧饱和度逐步改善,最终,女孩顺利撤除ECMO,但那年春节,靳有鹏和同事们,就轮流守在她和ECMO旁边。

  2021年除夕,靳有鹏也没有过年的感觉。病房里依旧是满满的病人,一样的查房、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家属谈话……

  春节,在这里似乎失去了它原本浓墨重彩的那些含义,只留下象征性的一个时间点。

  “别人忙过年,我们过年更忙。”靳有鹏说。

微信图片_20220201172923.jpg

  没有一刻能放松

  千家万户的欢聚时刻,PICU的“年味”,也许在相互陪伴的点点滴滴里。

  因为没有家属陪护,医护人员除了承担治疗、护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喂奶、翻身、擦脸,那些小心翼翼又温柔专注的身影,让人感觉安心与温暖。

  不过,这看似静好的的氛围中,涌动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惊涛骇浪”。

  “重症患儿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变化快,各种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出现。”靳有鹏说,儿童重症医疗团队需要时刻守护在患儿身边。和时间赛跑,不分白天黑夜,他们的交感神经,总是在兴奋状态,时刻准备迎接抢救。

  2岁的轩轩(化名)因高烧、昏迷、惊厥不止入院,经过系列检查,确诊为重症脑炎。

  每一次惊厥的发作,都是对大脑的一次损伤。为了抑制抽风,需要大剂量、强有力的镇静药物。

  看似没有特殊治疗手段,但实际上,临床中为了抑制会损伤大脑的抽风,可能会用到足以抑制自主呼吸的剂量。一旦呼吸被抑制,就可能用到呼吸机。

  所以,即便病情确定,治疗手段明晰,仍有很多未知。

  “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救治的成败,病情没有轻重之分,时刻不能掉以轻心。”靳有鹏说,PICU的医护人员,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出悄然到来的危险,稳住孩子的生命体征,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应对各种紧急状况的充分预案,在这里是常态,也包括充分的“物质”保障。

  深静脉置管、ECMO耗材、擦手纸、手术衣……靳有鹏原本不大的办公室,堆满了各种临床所需的用品。

  原来,为了更好地保障春节假期的临床正常运行,护士长提前准备了一周的用量。仓库满了,就“征用”了办公室。

  事无巨细,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在特殊时刻到来时,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离孩子更近一点

  1月31日,除夕。

  节日的到来,让大多数人忘了这一天是星期一。可对于孩子正在PICU跟病魔抗争的家长而言,这是他们固定了解孩子病情的一天。

  对于患儿家长而言,没有消息一般都是好消息。可是,揪心与思念交织,那颗父母心,不知如何安放。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家长不允许集聚在病房外等待。当然家长们也不愿意远离,有些人就在附近找个房间住下来。

  去门诊,去院里,7天时间,赵琳(化名)已经熟知省立医院的边边角角。孩子因高烧、咳嗽住进医院,检查却发现有血性心包积液,原因未明。

  这也是靳有鹏当前最挂心的孩子之一。诊断不明确,没法针对性用药;孩子月龄小,有些药物也不适合;找不到原因,只能对症治疗,将来是否会有别的问题发生,谁也不知道。

  而且,此前这对夫妻曾有一个早夭的孩子,当时也是有心包积液。

  是梦魇,或是救赎,都系在这个小小的身体上。

  靳有鹏在想方设法完善检查,除了各项常规检测,还进行了立克次体、结核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检查,以排除一些少见的感染;完善基因方面的检查,以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她把思路与当前的检查分享给国内知名的儿科专家,共同探索下一步的诊疗方案。

  而赵琳和孩子爸爸,除了红着眼圈等待,也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

  这些天,赵琳他们就在医院附近打转,谁也不愿意走远,哪怕春节临近,而他们的家就在济南。

  让谁回,谁都不愿意回。担心万一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无法第一时间赶到。转到深夜,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第二天一早,又赶回这里。

  7天时间,等待的时间很长,很长。长到双眼皮的褶皱在加宽,衣服的尺寸在变大。只有出去做检查的时候,赵琳才可以近距离陪着孩子,看着那个小小的宝宝,从5个多月长到6个月。

  “这一年的春节怎么过不重要,过好这一生就可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赵琳却坚定着信任和希望。

微信图片_20220201172928.jpg

  回不了家的春节

  孩子,总能触碰到人内心深处的那一处柔软。实际上,这里的医护人员,也都是别人的孩子。

  这是护士梁梦瑶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因为工作,家在河南的她留在了济南,留在了病房。

  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问的第一句话,是“啥时候能回来”。他们一定想不到,这个22岁的女孩,已经学会了给别人当“妈”。

  正式踏足PICU的工作岗位,老师跟梁梦瑶说,你首先要学会当妈。教科书上和实习时候学到的东西,在PICU的实际工作中,只是一部分。

  给小宝宝喂奶、换尿不湿、包包被……这些事情,梁梦瑶已经在半年时间里从手足无措到驾轻就熟。

  PICU的特级护理,要求护士一直在床旁。考虑到像梦瑶一样无法回家过年的孩子,科室护士王东辉邀请不值班的她们去自己家里过年。说到这里,梦瑶有些期待。好在,她不是一个人。

  总是忙碌与缺席,心里当然也有想念,尤其是这个象征着团聚与团圆的节日。

  为了一家团聚,靳有鹏家的老人已经提前来到济南。洒扫庭除不用她操心,家里,她几乎就没管过。

  这个假期,靳有鹏有四天工作时间,两天门诊、两天病房,还要随时应对突发的抢救和会诊。在这个承担全省急危重症患儿救治重任的“战场”上,生死闯关时刻上演,生命纪录不断刷新。每年800多个孩子自此出院,数字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日夜付出和说走就走的奔赴。

  也是一年假期,靳有鹏在和家人去机场的路上接到科里的电话,有一个暴发性心肌炎的孩子需要上ECMO抢救。

  带着歉疚开口,一家人返回了家里。直到现在,那场去看熊猫的旅行都没有实现。

  小家的遗憾,却成就了大家的团圆。万家灯火时,幸好有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