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健康界•战“疫”启示录】赵升田:“援外”又“自救”,赢在一个“早”字

发布时间:2020-04-3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此次疫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展现出了综合医院的综合实力!

  4月10日,以省立医院为首,来自山东省各大医院的13位医护专家与当前全球疫情中心的美国交流疫情防控经验。

  这不是省立医院第一次和海外国家交流疫情防控经验,此前还和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及英国等国家相继进行过分享。

  作为山东省乃至国内疫情防控的“模范医院”之一,在省立医院党委书记赵升田看来,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一个“早”字。

  早准备快反应,

  周密统筹部署

  1月16日上午,省立医院就召开了疫情防控部署工作会,下午又接着召开新冠肺炎防控专题会。

  在国家卫健委下发的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的指示下,经过两场疫情防控工作会的铺垫,1月20日,省立医院确定了以党委书记赵升田和院长赵家军为组长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包括综合协调组、疫情监测报告组、院感控制组、医疗救治组(专家组)、后勤保障组、宣传舆论组、综合督导组、东院工作组等 8 个专项小组。

  至此,省立医院的疫情防控架构基本设立。

  架构搭建好,首先便是建章立制。在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文件的同时,省立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30余项防控制度和工作方案,梳理各种流程问题,重新确定两个院区(中心院区和东院区)预检分诊、发热患者就诊、专家会诊、发热患者转运、院内感染防控及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等80余项新流程。

  其次,改造硬件设施。以发热门诊为例,省立医院改造了两个院区的发热门诊,增设发热门诊专用办卡、充值等自助设备,既节省人力,也简化流程,并将发热患者候诊、就诊、检验和影像检查等环节全部控制在发热门诊区域。开通发热患者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协助发热患者就诊、检查及办理医保报销等相关手续。

微信图片_20200430085252.jpg

省立医院发热门诊有序开展工作

  随着发热患者越来越多,有些患者不得不在发热门诊外候诊,当时天气正冷,医院便又在发热门诊外搭建帐篷医院,作为候诊室。

  最后,早日筹备物资。“在1月16日开疫情防控工作会时,防控物资还能买到,我们就储备了一批,如果不是对外援助,这些物资满足我们自身使用是没有问题的。”赵升田说,“之后由于支援湖北,为重点保障前线医护人员防护物资的充足,每一批医疗队都带着大量物资去往湖北。”省立医院后来还将医院的一台ECMO和准备好的相关耗材毫不犹豫地支援给了湖北。

  由于支援外部,医院内部物资也出现紧缺。赵升田坦言,疫情之前,医院物资管理相对较粗放,但在物资紧张之际,除了严格管理,医院一方面调动全员科学地重复使用以节约物资;另一方面调动社会力量,联系供应商将库存物资迅速调运到位,同时发动海外华人社团募集物资。实践证明这些举动都为物资供应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国家卫健委于1月23日对省立医院进行督导检查,并指出省立医院是山东省发热门诊和防控工作准备最好的单位。”赵升田自豪地告诉健康界。

  在积极备战的同时,疫情并没有停止蔓延,省立医院面临着“援外”又“自救”的处境,如何调配人员成了新难题。

  合理调配人员,前后方联动

  湖北疫情暴发后,省立医院大量党员及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参加援鄂医疗队。经筛选,省立医院先后派出了三批医疗队共18人分别驰援湖北黄冈和武汉,并在前线成立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及组织作用。

  “他们出发的第一天,我们非常担心:路上安不安全,会不会感染病毒,身体能不能经受高强度工作……说实话,每个人心里也都有恐惧,但只能靠他们的勇气克服,医院能做的就是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赵升田说,为了解决前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医院努力安顿好每位医护人员的家属,并与前线医护保持密切联系,作为坚强后盾,与前线医护共同研究防疫之策,前后方始终紧密联动。

  虽不是山东省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省立医院却是山东省疫情防控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除了驰援湖北,省立医院还派出省级专家和医护共85人到山东省的定点收治医院如山东省胸科医院以及烟台、枣庄、临沂、菏泽等多个地点进行支援。赵升田也带领59人的队伍支援山东省内地市。

微信图片_20200430085307.jpg

省立医院医护人员在湖北疫情前线

  “援外”义不容辞,然医院内部也需要人手接诊发热患者。

  “这次疫情来得非常突然,仅靠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ICU等科室是不够的。”医院全员调动,将他们分成三批,分别作为院内三线医务人员:传染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等医护作为一线人员;院内所有内科医护作为二线人员;耳鼻喉科、眼科及口腔科医护作为三线人员进行补充。

  “除了冲在前面,一线人员还承担着院内疫情防控的培训工作。随着留观病房发热患者越来越多,一线人员快要支撑不住了,于是二线人员补充进来。在医院派出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后,三线人员也全部顶上了。”

  加上医技等科室,省立医院先后有5批发热门诊梯队共382人奋战在医院疫情防控一线。正是在这种有序调配下,省立医院顺利担下了“援外”又“自救”的重任。

  不过,如此安排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非传染病学专业人员的加入,如何保证防护到位、防止院感发生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

  四大分开,巧借信息化手段

  由于时间紧迫,无法召集全员实地进行穿脱防护用品等的防护培训,为让所有人员快速掌握,医院将防护流程和方案全部挂到院内网、微信、OA系统等平台上,由专家示范,通过线上讲座分解,最后形成示范培训、自学培训、岗前监控/监督相结合的一整套流程,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

  在院感控制方面实行四大分开: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分开、发热门诊分开、候诊室分开、一线医务人员和家人及原同事分开。前几个“分开”不必多言,为做到最后一个“分开”,医院专门为一线医务人员单独安排了住处。

  此外,省立医院还派专职防控人员深入发热门诊,实地督导预检分诊等重点岗位,甚至是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处置,省立医院也从院感控制方面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例如发热门诊留观病房的生活废物全都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作为山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省立医院也充分利用起了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减少交叉感染。

  首先设立互联网发热门诊,搭建发热门诊、留观病房的信息网络系统,配备专职医生进行线上接诊,为发热患者免费提供线上咨询服务。“1月27日,我们开通了专门的发热门诊互联网服务,到4月3日,接诊病人已达到1600多人。”赵升田介绍。

微信图片_20200430085316.jpg

省立医院医生线上接诊

  其次,在原来的互联网门诊基础上,省立医院新增手机图文咨询服务。在原本已开设的22个专科互联网门诊基础上,鼓励更多专科的医生开展互联网门诊服务,一来满足民众求医问药需求,特别是复诊、续方需求的患者;二来,减少医院的聚集和院内感染几率。

  第三,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设置信息查询,例如患者的门诊、住院,体检、检验/检查报告等。此外,亦有发热自查、新冠肺炎智能问答、疫情防控讲座等信息,普及防控知识,引导患者就诊及就诊注意事项等。以减少患者到医院的次数,降低医院人流量,减少交叉感染。

  由于山东省的远程医疗中心设立在省立医院,省立医院还在第一时间开启了远程会诊,并积极推动与全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进行远程协作,与山东省175家医院联网,向山东省全省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妇幼保健院提供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服务,开展各类防控知识培训。

  “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不仅让我们能够有效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更提高了防疫工作的效率,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赵升田强调。

  多学科会诊,

  中西医结合开展救治

  在赵升田看来,诊断新冠肺炎并不难,难的是治疗。“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全民易感,抵抗力较弱的人感染后,最终往往死于一些基础疾病。因此,仅靠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医生是绝对不够的,这时必须发挥综合医院的综合实力。”

  此前,省立医院就建立了多个MDT团队,此次疫情让这些团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医院进一步组织了由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危重症科、医学影像科、心内科、神经科、肾内科等科室的专家,形成30名专家组成的会诊专家组,处于随时待命状态,一旦有需要,这些专家即刻开展会诊,让患者得到快速救治。除了实体的MDT团队,医院还开展线上MDT,承担其他收治医院的会诊任务。在赵升田看来,此次疫情充分展现了MDT的优势。

微信图片_20200430085325.jpg

省立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实际上,凡是参与一线救治的医护人员都会提前服用三天由中医科调配的预防中药汤剂,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赵升田告诉健康界。

  赵升田表示,省立医院虽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但参与救治的医疗队大量使用了中药治疗。“我在参与支援省内地市救治时也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不仅病人服用中药汤剂,病人的密接者也全部服用中药汤剂。大家都知道,目前没有哪种药物对新冠病毒有特效,之所以(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中药制剂也是功不可没的。”

  赵升田还举了个例子。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复诊,有些患者痰的核酸检测没问题,肛拭子却出现复阳,而且比例高达百分之十几。此时患者抗病毒药物已经服满周期,身体指标不允许再服用抗病毒药。这时,中医科配制的清肺排毒汤就发挥了作用,在其基础配方上进行药量调整,“和不服用中药的患者相比,服用了中药的患者复阳后再次转阴的情况明显更好。”赵升田说,“‘战’疫到最后,中药基本上是主力军的作用,而不仅是协同作用。”

  赵升田卫生建言

微信图片_20200430085334.jpg

省立医院党委书记赵升田

  此次疫情,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应该说经受住了考验,我认为其表现可称优秀,但需完善的地方也不少。

  第一,国家疾控体系整体实力及对地方的指挥调度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为之赋能。要重新界定各级疾控中心的机构性质,改革和完善疫情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在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专家的意见是财富,要加强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危险信号的警觉性。

  第二,国家疾控体系和临床救治体系需要更密切地连接。目前,我国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存有鸿沟,由于人为分成两个专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双方执业人员却越走越远。这是国家应急救治体系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是临床人员的防控知识和防控能力有待提高,需及时更新医学教育中的相关知识,加强在继续教育中的培训;其次疾控体系专业人才的建设,一方面,吸纳人才上要向基层倾斜,形成城市和基层医疗机构都有与实际需要相应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且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拓展公卫复合型人才发展空间,提升现有人员素质和能力。

  第三,医疗机构的建筑规划,不论是区域规划还是医院单位,都应有传染病单元,增设专业的传染病病房,提高整体设计的灵活性,保证传染性疾病出现时,医院环境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医护人员能在安全情况下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第四,传染病学专业人员和非传染病学专业人员的平战结合问题,需要医疗资源分配更均衡,弥补传染病患者收治空间不足的短板,加强空间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储备,在整体医疗资源布局上,实现上下联动,各级单位一盘棋。具体如何建立一套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