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医师张继承战“疫”手记: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信息来源:东院重症医学科 张继承 发布时间:2020-04-1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020年春节比往年来地都早了一点,正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即将欢度春节美好氛围时,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作为一名医生、医院传染病会诊专家,我时刻关注疫情最新动态,及时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时刻准备着参加抗疫一线工作。抗击疫情,我们绝不退缩!

微信图片_20200414085910.jpg

微信图片_20200414085914.jpg

  省里向湖北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我和科室同事第一时间报名却一直未能成行。2月6日下午我接到紧急通知,带领医院ECMO团队赶赴枣庄抗疫前线为一名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疫情就是命令,放下手头常规工作,我与重症二科副主任医师郄国强,东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郭祥勇和李宗松迅速组成ECMO团队,在王荣副院长的带领下,和重症一科主任医师蒋进皎等奔赴枣庄。晚上八点多到达当地定点医院,患者病情危重,我们立即换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抢救。经过我们团队和当地医护人员积极配合、精心救治,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升至90%以上,第二天呼吸功能进一步好转,三天后,患者转危为安。随后,我又赶赴临沂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现场会诊。

  2月25日,我接到省卫健委和医院的通知,前往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省级定点医院山东省胸科医院,参加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414085924.jpg

微信图片_20200414085926.jpg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老兵,2003年我经历了抗击非典,在ICU工作的16年先后参加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救治工作,日常工作中也遇到过一些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然而经历颇丰的我最难忘的就是在胸科医院值守的第一个班。那是凌晨四点到八点,患者已经84岁高龄,病情危重,出现多脏器衰竭,救治希望非常小,但我们都尽最大努力,希望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值班的那天晚上,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呼吸机参数已经设得非常高,氧浓度也已经调到纯氧了,二氧化碳不断升高,肺的顺应性已经非常差。我接班以后尽最大努力把病情稳定住,四个小时我始终站在床边不断调整各种参数、观察各项监测指标、评估治疗效果、针对病情变化采取应对方案。虽然是凌晨,但我没有一点困意,不断地思考,用自己所学所知,尽我所能,让患者病情尽可能稳定下来。早上交班时患者病情较之前稳定了许多,我一直悬着的心才平复了许多。

  还有一名危重患者,我们想方设法进行救治,然而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并不明显,必须要上ECMO了。做ECMO需要为患者穿刺置管,建立股静脉颈内静脉通路,然而在隔离病房与平常在病房穿刺操作完全不一样。我们都穿着数层防护服,外面还要套上手术衣、数层手套,戴着护目镜,穿刺难度非常大。隔着手套感觉比较迟钝,很难触摸到动脉血管,操作困难,加上眼镜护目镜容易起雾,时常因为水汽什么都看不清楚。那天我从下午四点进入隔离病房,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患者情况稍微稳定,才从隔离病房出来。脱下防护服,全身已经湿透,头晕目眩,差一点虚脱。因为在隔离病房没法用手机,进病房前我也忘了跟家人说一下,期间家人联系不上很着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连打10多个电话。

  感谢家人的全力支持与理解,让我能够安心上前线;感谢院领导,主任及相关负责人、同仁的关爱,是你们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胸科医院重症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控制,3月8日,上完了最后一个班后,我和其他医护人员先行撤离。在胸科医院虽然只工作了短短12天,但多位重症患者经过我们的努力转危为安,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也十分欣慰。医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患者康复,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这是我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初心,也是我作为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00414085936.jpg

  张继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主委,山东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