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理念 >>医院文化 >>医院人文 >> 正文

文化理念

医院人文

李兆亭和他的前名医时代

发布时间:2013-06-0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李兆亭,曾经是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的开拓者,如今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一块金光灿灿的招牌,还是山东大学如雷贯耳的名人,是山东医学外科学界泰斗级人物,乃至在全国腹部外科,都享有崇高的声望。山东大学曾经有个学生社团策划过请名师做讲座的活动,但对于李兆亭,他们居然只是“大胆”设想但最终却“没敢”落实于行动——李教授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这位参编《黄家驷外科学》的山东唯一一人,年轻的学子们甚至把他神话了,盛传他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查房时是“人山人海”。
在“李兆亭”三个字的后面,有这样一连串身份跟随:山东省第四、第五届政协代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名誉总编、中国红十字会山东分会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但是,让李兆亭本人来说,这些履历表上的身份才让他感到更踏实:上海中山医院外科医生;山东省立医院外科副主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样四个角色——医生、教师、医学科学研究者、团队带路人,混合在李兆亭的人生道路上,让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也成就了他今天的名医声誉。

  当然,对于今年已经85岁的这位耄耋老人来说,名医的“名”字从来都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名医时代”,只有平凡的人生经历。至今已经从医62年的李兆亭,他的人生可以大致从中间划开,前31年的从医经历是一个时代,后31年算做一个时代,它的分界线在1976年——这也正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时代区分点。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位赫赫有名的名医,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那个时代“跌跌撞撞走出来的”。从1945年到1976年,那是一个由许多复杂的内涵所组成的时代。31年的时间里,有25年印在了山东省立医院的历史上。 

  被激情感动的时代

  1945年6月,年轻的学生李兆亭从国立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了,成为上海中山医院的一名医生。李兆亭此时完成了自己曾经的一个梦想,那就是当医生。母亲常年有病,使李兆亭既有了给病人解除病痛的冲动,也看到了西医的神奇,所以,当医生就成了他的一个明确的人生定位。

  年轻的李兆亭踌躇满志,开始了他的一个时代的激情行走。假如说不是那场目击,也许,李兆亭今天的人生还在上海书写。但,历史没有“也许”,它确确实实被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个深夜,李兆亭和他的同事们被叫喊声惊醒,“解放军进城了!”“解放军进城了!”。接下来清晨的时候,大家看到了大街小巷里那些解放上海人民的解放军官兵露宿街头,秩序井然,纪律严明,哪怕是伤兵也不肯进老百姓的家里。李兆亭心里被深深震撼了,本来就追求进步的他此时更是被激情所鼓动。后来他主动报名支援老解放区,1951年由华东军委会委派来山东。在《济南文史》“建国初期支援山东的白衣战士”名单里,就有对李兆亭的这样的介绍,“……1951年来山东医学院和省立医院外科做临床教学工作……”。他成为当年支援山东医疗卫生事业的十大员之一,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来自上海的李兆亭从此就把青春与激情献给了山东人民。

  建国初期的济南,跟繁华的大都市上海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他能习惯适应吗?他那做名医的梦能圆吗?

  铅围裙的时代

  一心做个好医生的李兆亭,并没有被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差异所吓倒,他更忧心的是山东的医疗卫生基础和条件。

  李兆亭一批人来到当时最好的山东省立医院,他和他的外科同事们面对的是一个日本人撤离时没有带走的一台很原始陈旧的X光机,一些手术基本器械,这成了他们重要的诊疗设备。“当时只有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门诊,构成非常简单。”李兆亭对50年代初期的省立医院至今还记忆犹新,“远远不抵现在的县医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