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功承办山东省医院协会第三届全省重症医学大会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山东省医院协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院协会第三届全省重症医学大会”在济南举行。本届大会以“生命·安全”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共同探索重症医学的发展创新之路,推动全省重症医学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山东省医院协会会长赵升田,校(院)党委副书记、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吴向东,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于凯江,大会主席、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巍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陈德昌、第五届主任委员管向东、副主任委员杨毅等专家参加会议。
大会特邀《Annals of Intensive Care》《Journal of Intensive Medicine》杂志主编Jean-Louis Teboul、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医学院副院长Hong seong tshool、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药理学系终身教授Guo-Chang Fan、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医学院CHIN KOK YONG等国外专家学者,与我省王春亭教授、孙运波教授等重症医学同仁共聚一堂,交流前沿进展,共绘发展蓝图。

赵升田会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多模态监测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和理念的不断涌现,重症医学正朝着精准化、智能化和多学科协作的方向迅速发展。他表示,本次大会聚焦重症医学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汇聚了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临床救治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患者治愈率,为人民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
吴向东书记在致辞中强调,重症医学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防线,也是衡量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核心环节。他表示,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度重视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目前,医院重症医学科已发展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重症医学中心之一,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山东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持续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重症救治体系,不断提升重症救治的质量与安全水平。
于凯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医学已驶入精准化与智能化的快车道,各项理念与技术正经历深刻革新。他呼吁重症医学界凝聚共识、推动创新、深化协作、着眼未来,在科技与临床的双轮驱动下,持续提升救治水平,坚守生命底线,为“健康中国”与“健康山东”建设贡献核心力量。
方巍教授作《山东省医院协会重症管理分会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报告》,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专委会在提升区域重症救治能力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展现了专委会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为健康山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担当与决心。




本次大会设置1个主会场、12个分论坛和2场临床案例大赛,聚焦重症呼吸、重症循环、重症神经、重症营养、重症感染、镇痛镇静、急性肾损伤与血液净化、创伤与腹腔感染、医护共同关注、科研教学、质量提升等热点领域。主会场学术报告环节内容密集,陈德昌教授、于凯江教授、管向东教授、杨毅教授、Jean-Louis Teboul教授、方巍教授,分别围绕《中国重症医学的现状与发展》《CRRT血液吸附研究进展》《精准医学与重症》《质控促进学科发展》《Assessing fluid responsiveness: an update》《基于血流动力学认知的休克诊疗新模式》等议题发表演讲,内容涵盖学科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技术前沿与学科管理、容量反应性评估的最新国际进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与创新模式探索等。

在感染性休克微循环复苏病例大赛中,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文俊取得第一名并将代表山东参加华西-梅奥年会的总决赛。重症气道管理临床病例菁英赛中,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岳晏如和呼吸治疗师刘伟明获得二等奖。这两项成绩充分体现了医院重症医学科青年医护在急危重症核心诊疗领域的扎实功底与精湛技艺,同时也展现了科室卓有成效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团队在专业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大会前瞻的议题设置、丰硕的学术成果与广泛的行业共识,有力彰显了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在该领域的学术引领力与区域影响力,标志着我省重症医学事业迈上了体系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医院将充分转化大会成果,持续强化平台建设,致力于在重症医学科研攻关、临床规范、质控管理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全面突破,为构建更加坚实、高效的公共卫生救治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省医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