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处>> 部门动态 >>正文

部门动态

【名科推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供稿:宣传部,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25/8/11 9:11:42
字号:
+-14

  为让社会大众更深入、更精准地认识医院优秀科室,让患者及家属享受到优质、高效、快捷的诊疗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现开设“名科推荐”栏目。今天,我们向您介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成立于1962年,经过60余年的积淀与发展,科室先后在国内率先开展纤维内镜、腹腔镜及电子内镜等先进诊疗技术,现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消化内科专科,凭借雄厚的学科实力、精湛的诊疗技术及优质的服务,在省内外享有广泛声誉,深受患者信赖。科室于2021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4年顺利通过终期审核。同时,科室也是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重大消化系统疾病精准诊疗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炎症性肠病区域中心(IBD QCC)、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山东分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肠道微生态转化医学中心山东分中心、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是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介入分会主委单位,泰山学者岗位,并牵头成立了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科技创新联盟和山东省门静脉高压联盟。

  科室下设中心院区消化一病区、消化二病区和奥体院区消化一病区、消化二病区4个病区,共开放床位160张。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69人,其中医师70人,专职科研岗1人,高级职称医师39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9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科室现有中心院区和奥体院区两个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先进的消化内镜主机20余台,配备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胆道镜(直视子镜)、细胞内镜等200余条,引进了国际前沿的AI人工智能内镜辅助诊断系统,每年完成内镜诊疗8.1万余例,内镜、介入手术1.5万余例。科室年门诊量突破21万人次,年出院患者1万余人次,市外患者比例达60%,省外患者比例近10%,各项临床数据居国内前列。

  科室下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学科技创新中心消化病研究实验室和山东省肝脏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开展了多项临床和基础科研项目,近三年立项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3项。科室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IF>10的7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Gut》《Am J Gastroenterol》《Gastroenterology》《Endoscopy》《Redox Biol》《EClinicalMedicine》《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J Immunother Cancer》等高水平学术期刊。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特色技术

  科室以镜下诊疗、血管介入诊疗为特色,以“内镜/介入一站式服务的省医模式”闻名业内,掌握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经口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切开术(POEM)、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套扎/硬化/组织胶栓塞序贯疗法、超声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和包裹性坏死电切引流支架术(AXIOS)、超声内镜引导下纵隔及胆胰占位穿刺活检术(EUS+FNA/FNB)、粪菌移植技术及小肠镜下诊疗等多项核心技术,位居国内先进行列。

  科室不断拓展新技术,近年来先后开展了超声内镜下胆管引流术(EUS-BD)、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胃空肠吻合术(EUS-GE)、经口胆道镜联合ERCP治疗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胆管镜直视下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短单气囊小肠镜用于消化道改道术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引导下弹簧线圈置入联合组织胶注射栓塞治疗胃静脉曲张伴自发性分流、消化道恶性肿瘤光动力治疗(PDT)、IGS6图像融合技术引导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胆管恶性肿瘤、超细内镜直视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超声内镜引导下肠-肠吻合术治疗肠梗阻等新技术、新项目。立足内镜及介入诊疗优势,科室全面提升了消化系统重大疾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实现了早期精准诊断、高效个体化治疗及快速康复,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确保了医疗质量与安全,进一步巩固了科室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

专科特色

  科室在国内较早实施亚专科精细化管理,现已形成消化道早癌、胆胰系统疾病、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症、炎症性肠病及小肠病和功能性胃肠病/胃肠动力五个成熟亚专业学科,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肠道微生态、消化急危重症两个新兴亚专科建设。各亚专科坚持“人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发展理念,在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系统化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持续壮大学科队伍,并将骨干人才推向省级乃至全国学术平台。

  1. 消化道早期癌亚专业:该亚专科以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为主要工作方向,不断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年均开展消化道早癌内镜下手术2000余例。亚专科充分发挥早癌内镜治疗的超级微创理念,能保全消化道结构的完整性,术后生活质量和普通人无异的优势,实现了消化道早癌诊疗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2011年11月,亚专科开展经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STER)。2022年,亚专科在国内创新性地开展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咽食管憩室的新术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023年,亚专科将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年龄突破至6个月,手术效果良好。亚专科青年骨干人员获第五届“和谐杯”实战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大赛一等奖。

  2. 胆胰系统疾病亚专业:该亚专科顺应胆胰疾病高发病率趋势,把握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快速发展机遇,应用ERCP(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结合胆道镜(直视子镜)用于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术、梗阻性黄疸的诊疗,ERCP经乳头纯自然腔道途径胆囊取石术,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内镜穿刺活检术(EUS+FNA/B),慢性胰腺炎ERCP胰管取石及胰管支架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胰管引流/胃空肠吻合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引流等内镜手术诊疗。亚专科每年开展ERCP千余例,同时开展了多项新诊疗技术和新项目,青年骨干人员获“eyeMAX洞察杯”第二届全国直视诊疗优秀病例竞演一等奖,极大提升了个人及专科的影响力。

  3. 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症亚专业:该亚专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用于门静脉高压诊疗,针对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套扎/硬化/组织胶栓塞术,重症肝病的综合诊治等。亚专科发挥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规范化诊治优势,推动适宜技术推广,极大改善了失代偿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存预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门静脉高压诊治方面,亚专科创新性开展多项微创介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亚专科已逐步形成了集“放射介入、内镜微创、超声介入”于一体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治体系,临床服务和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亚专科骨干成员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重要学术兼职,并参与创建了山东省医学会消化介入分会、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介入分会,组建了“门静脉高压大数据联盟”,进一步拓展了亚专科发展前景。

  4. 炎症性肠病及小肠病亚专业:该亚专科开设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建立了炎症性肠病专病数据库,获批国家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单位。专病病房内设置了生物制剂输注中心,实现生物制剂输注、监测及随访有规范的管理流程。年均诊治炎症性肠病的门诊患者上千人次,住院患者500人次,长期进行慢性管理患者700人,同时每年进行小肠镜检查及治疗100余例,开展了小肠镜下狭窄切开术、巨大息肉切除术、硬化剂注入术、内镜止血术等多种小肠镜下治疗技术,开展粪菌移植技术。先后牵头或参与承担、完成了多项IBD治疗相关的国际及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

  5.功能胃肠病/胃肠动力亚专业:该亚专科从事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诊疗研究,擅长诊疗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痛、腹泻、便秘的诊疗,常规开展高分辨测压及24小时pH值监测等。亚专科年均诊治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约5000人次,完成食管及直肠测压患者百余例,还开展了针对焦虑、抑郁、躯体化状态导致消化道症状的身心治疗,开展了针对便秘的结肠慢传输实验检查项目,年均检查100余例。同时,亚专科积极参加胃肠动力性疾病专病联盟建设,骨干成员在中华医学会消化身心协作组任委员,并在山东省消化病学分会3个学组任副组长,在多个学会中担任常务委员。

学科带头人

6.jpg

  许洪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山东大学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主任,重大消化系统疾病精准诊疗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山东分中心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肠道微生态转化医学中心山东分中心主任。2023年荣获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解决消化内科专业临床复杂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丰富经验。精于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在国际上领先开展了经内镜黏膜下隧道技术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切开术(POEM)、氩气刀行十二指肠腔内胆管金属支架切割成形术(国内首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及早癌的乳头切除术;独立完成山东省首例经ERCP行肝门部胆管癌胆管并行金属双支架置入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巨大假性囊肿经胃壁内引流术,在省内率先开展内镜经纯自然腔道保胆取石术等技术。近年来,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牵头成立了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科技创新联盟,主持大规模、多中心“山东省胃癌一级亲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早癌筛查项目”,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治规范提供重要依据。先后参与 2022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治专家共识、中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及瘤前病变诊治策略专家共识、中国结直肠肿瘤综合预防共识意见、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中国肥胖症消化内镜治疗专家共识、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指南(2025版)等近20项国家级诊治指南和共识的制定。2025年4月,牵头成立山东省肠道微生态医学联盟。

  作为首位完成人及第二完成人,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5项。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横向课题等10余项。在国内外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参编著作10部。指导硕士与博士研究生70余名。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兼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消化整合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微创减重治疗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智能内镜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消化内镜分会常委,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消化内镜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主任,担任《中华消化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