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小儿神经科>> 健康科普 >>正文

健康科普

热性惊厥

字号:
+-14

  症状:热性惊厥是指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初期,体温在38.0℃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方可诊断为热性惊厥。本病具有年龄依赖性的,初发年龄在6月龄~5岁之间,热性惊厥的表现先有发热,后有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后的24小时以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的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惊厥的严重程度并不与热度成正比,发作后恢复很快。一次热病中发作次数以1次居多,神经系统和脑电图均正常。有20~40%的患儿有复发性的热性惊厥,多在初次发作后2~3年内发生,这部分孩子大多有热性惊厥阳性家族史。

  根据临床特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占70%~80%,发病年龄多为6月龄~5岁,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15 min、一次热性病程中发作一次、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而复杂性热性惊厥占20%~30%,发病年龄多<6月龄或>5岁,也可以在6月龄~5岁,可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 min或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是指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分钟及以上。

  治疗:热性惊厥的治疗可以大致分为急性期治疗和间歇缓解期期的预防复发治疗。急性期的治疗包括止惊退热和针对发热原因的治疗

  首先止惊治疗,大多数的热性惊厥呈短时程、单次发作,可以不予止惊治疗。若惊厥发作持续时间>5 min,则需要尽快使用药物止惊。直肠使用地西泮简单快速、安全有效是长时程热性惊厥发作的一线治疗。在不能或者难以马上建立静脉通道的情况下,咪达唑仑肌肉注射也具有很好的止惊效果。对于热性惊厥持续状态的病例,需要静脉用药积极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状态。

  其次是退热治疗,退热药可以减少患儿的不适和家长的焦虑,也可以降低本次发热出现惊厥的可能,但不会降低以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因此家长们不必过分积极地使用退热药物。

  关于热性惊厥间歇期预防复发的治疗,一般认为,热性惊厥多为自限性惊厥发作,通常对于首次或多次单纯型热性惊厥的的患儿,不必进行连续的或间歇性的抗癫痫治疗。应该告知家长,单纯型热惊厥并没有远期的不良后果,同时也应告知家长关于热性惊厥复发及癫痫复发的风险,指导他们如何处理急性发作以及观察发作后状态。

  对于FS持续状态、复杂性热性惊厥等具有复发或存在继发癫痫高风险的患儿,建议到儿科神经专科进一步评估。

  预防:热性惊厥随患儿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发生热性惊厥可能性越少。如患儿既往有过热惊病史,可在家中备退热药物及安定片,当患儿再次发热(>38.0℃)时,可服用退热药,并口服一次安定片(遵医嘱剂量)。但家属应该知道,退烧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会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需及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