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PPI)在我院应用广泛,日前,药学部临床药学科连续接到临床在使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时出现药物配伍变化的咨询。经调查及查阅文献,现总结此类药物使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PPI类药物具有亚磺酰基苯并咪唑化学结构,临床主要使用其钠盐,呈弱碱性,在溶液中稳定性受pH 值、光线、金属离子、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2. 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配伍或操作可造成PPI类药物pH 值变化,影响其稳定性,可导致变色和生成沉淀。
3. 我院目前使用PPI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注射剂(洛赛克、奥西康),泮托拉唑注射剂(潘托洛克、泮立苏)、兰索拉唑注射剂。其说明书中均要求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且配制的溶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装置中合用,即必须单独输注。
4. 鉴于PPI类药物特殊的理化性质,应避免与酸性药物和溶媒配伍,在滴注前后最好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管,以避免残留药液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变化。
5. 现将文献中搜集到的可能与PPI类药物发生配伍变化的药物进行整理(附表),供临床参考。由于药物种类众多,可能存在遗漏,建议临床配制使用时,注意单独输注、氯化钠溶解,前后冲管,确保药物安全有效使用。
PPI类药物配伍变化表
| 序号 | 药物 | 配伍后变化 |
| 1 | 果糖 | 溶液即变为淡黄色,之后颜色加深,可见褐色颗粒沉淀 |
| 2 | 头孢地嗪 | 37℃下,2h后药液颜色变深,奥美拉唑含量下降 |
| 3 | 头孢孟多酯钠 | 混合液体变为淡黄色 |
| 4 | 头孢匹胺钠 | 白色混浊或沉淀 |
| 5 | 头孢米诺钠* | |
| 6 | 乳酸环丙沙星 | |
| 7 | 青霉素钠* | |
| 8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
| 9 | 妥布霉素 | |
| 10 | 庆大霉素 | |
| 11 | 阿米卡星 | |
| 12 | 红霉素 | |
| 13 | 磷霉素 | |
| 14 | 克林霉素磷酸酯* | |
| 15 | 哌拉西林钠 | |
| 16 | 奈替米星 | |
| 17 | 阿克拉霉素 | 淡黄色,后变为棕黄色 |
| 18 | 奥硝唑* | 黄褐色或茶色 |
| 19 | 左氧氟沙星* | 白色牛奶状液体 |
| 20 | 维生素B6* | 变为淡黄色,放置后颜色加深 |
| 21 | 维生素C* | 溶液变为橙红黄色 |
| 22 | ATP/ 辅酶A | |
| 23 | 维生素B1* | |
| 24 | 脂溶性维生素(Ⅱ)* | 白色絮状混浊 |
| 25 | 精氨酸 | 白色雾状混浊,有颗粒样沉淀 |
| 26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 白色混浊 |
| 27 | 复方氨基酸* | |
| 28 | 还原性谷胱甘肽* | |
| 29 | 酚磺乙胺* | 乳白色物质出现,随后乳白色物质消失,药液变为微黄色至深黄色 |
| 30 | 血凝酶* | 乳白色混浊 |
| 31 | 氨甲苯酸* | 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逐渐转为淡黄色、褐色,之后略显淡红色,放置48h后为褐色混浊沉淀物 |
| 32 | 氨甲环酸* | 白色絮状混浊 |
| 33 |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 | 乳白色混浊 |
| 34 |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絮状沉淀及结晶 |
| 35 | 丹参多酚酸盐 | 溶液黄绿色 |
| 36 | 阿扎司琼 | 白色絮状混浊 |
| 37 | 昂丹司琼* | |
| 38 | 复方甘草酸单铵* | 白色浑浊 |
| 39 | 复方甘草酸苷 | |
| 40 | 硫普罗宁* | 混浊 |
| 41 | 门冬氨酸钾镁* | |
| 42 | 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 | 浅黄色,颜色变深 |
| 43 | 氨溴索* | 乳白色浑浊 |
| 44 | 甲氯芬酯 | 淡粉色 |
| 45 | 西咪替丁* | 溶液呈黄色 |
| 46 | 硫酸镁* | 白色沉淀 |
| 47 | 维生素K4 | |
| 48 | 利多卡因* | |
| 49 | 罂粟碱 | |
| 50 | 地西泮* | |
| 51 | 异丙嗪* | |
| 52 | 维拉帕米* | |
| 53 | 美心津 | |
| 54 | 硝酸甘油* | |
| 55 | 葡醛内酯 | |
| 56 | 利血平 | |
| 57 | 苯巴比妥钠* | |
| 58 | 氯丙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