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睡眠医学中心>> 健康科普 >>正文

健康科普

正确面对失眠

字号:
+-14

  当今社会,失眠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在我国,失眠患者的发病率高达45 .4%。偶尔失眠并无大碍,放松之后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失眠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对大脑产生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所谓失眠是指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等。根据时间不同,可划分为急性失眠(时间<3个月)和慢性失眠(时间≥3个月)。

  失眠常见影响因素:一、心理因素,比如工作、家里有急事,就有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还有些人比较爱较真、爱操心,比较敏感,这种人就很容易失眠。二、女性比男性容易患失眠。三、身体有疾病的人很容易失眠,比如睡眠呼吸暂停、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心功能不全等,都会引起失眠。四、外在因素,如环境很嘈杂或是竞争激烈,或者晚上应酬多、频繁夜班,都很容易带来睡眠问题。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睡眠专家于2012年共同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治疗指南》,指出临床治疗失眠的总目标是: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如下几方面:

  1、心理治疗:如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治疗等。

  2、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保持规律的作息,睡前洗个热水澡、听点舒缓的音乐等。

  3、物理治疗:主要有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低频脉冲电刺激、利眠贴等。

  4、药物疗法:主要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安定)、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抗焦虑抑郁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等。

  虽然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被视为失眠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内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

  在用药物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有许多疑问和担心。实际上,从临床观察来看,还没有患者因服用安眠药而造成肝肾损害的报道,尽管有些患者反映“吃安眠药后感觉脑子反应慢”,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实际上,长期失眠对记忆的损害更大。对于药物成瘾问题,患者应该正确看待。如果是慢性失眠,可能吃药时间要长一些,如果病情需要甚至可以长期服用,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但长期服药并不等同于依赖或成瘾。其实,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长期服用安眠药也是安全的。适量用药1年内不会对躯体产生明显损害。现在有很多使用安眠药数十年并没有任何脏器损害的例子。专家也不主张过分限制安眠药的使用,尤其是老年人,与其长期饱受失眠的痛苦,不如适当用药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焦虑、抑郁及长期失眠造成的脑功能损害。

  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随访,短期治疗可1~2周随访1次,慢性失眠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该每4~8周随访1次。随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安眠药的用法及用量。

  有些人提出交替使用不同种类安眠药,以减少药物成瘾的问题,这种主观愿望也许很好,但是专家不主张频繁更换安眠药。如果确实疗效不好,要分析是安眠药选择不恰当,还是病人的心理问题或身体存在疾病没有解决。此外,需要提醒患者,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患者首先应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这对治疗失眠很关键。

  最后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小食谱,对睡眠有帮助的食物有:牛奶、小米、葡萄、大枣、桑葚、莲子、银耳、芝麻等,但是并不是说要拼命吃这些东西。中药虽然对睡眠有帮助,一般起效慢,作用轻,适合辅助使用。轻度失眠可以单独使用些中药也有效,如百合、灵芝、酸枣仁等。总之有严重睡眠问题的,一定要去睡眠专科看医生。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建科四十多年来,一直本着“质量建科、人才立科、科教兴科”的宗旨进行建设和谋求发展,沉淀形成了“格物穷理,勤奋笃行”的科室文化。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努力,学科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在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名医荟萃的的医护团队,曾先后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示范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杜怡峰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以“亚专业细化”的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