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中国医学论坛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提升分级诊疗成效,守护全民健康

信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大型公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始终秉承“精诚仁和,公益为先”的精神,在新医保时代下,通过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医联体建设,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名牌专家的“双下沉”,切实促进了“三提升”,为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驾护航。

  加强医联体理论和制度建设

  山东省立医院研究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确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原则,将不同级别医院联合起来,通过引入高效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医疗服务。2019年省立医院制定了《山东省立医院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鲁省医院发〔2019〕73 号)、《关于成立山东省立医院医联体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通知》(鲁省 医院发〔2019〕97 号)、《山东省立医院医疗联合体绩效考核办法》、《山东省立 医院双向转诊管理办法》等,使医联体建设有章可循,有度可依。

微信图片_20201028094332.jpg

  打造省医特色的医联体发展之路

  2004年,山东省立医院在省内率先启动集团模式的医联体建设,以省立医院为主体组建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成员单位包括山东省妇产医院、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集团)菏泽医院。

  省市合作、共建共管、共有共享模式

  2011年7月,山东省立医院与东营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对东营市人民医院实行“省市合作、共建共管、共有共享”,借助山东省立医院品牌、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从整体上提升东营市人民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业务发展。

  通过派驻管理团队、专家坐诊、疑难危重远程诊疗、实施“双百双基”工程等形式,促进了东营市人民医院诊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第一个合作期间,省立医院领导任东营市人民医院理事长、监事会主席等职务;目前选派党委书记、业务副院长等进行长期派驻帮扶。

  仅2019年,山东省立医院派出22批共120名专家,完成特需门诊诊治546例次,指导教学查房、参与疑难病例讨论100余例次。通过“双百双基”工程为东营医院培养年轻业务骨干100余人。在护理方面,在实施护士长“手拉手活动”的基础上,2016年又启动了护理专家定期到东营帮扶工作开展护理讲座、护理查房、护理指导等,极大地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省立医院的帮扶下,东营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飞速发展。2013年8月,东营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乙等医院评审,并于2016年8月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16 个学科入选省、市医药卫生重专科;东营市骨关节病诊疗中心、东营市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东营康复中心等落户东营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乳腺甲状腺、疼 痛、心理、风湿免疫等一批特色专科竞相发展;血管外科、口腔科、疼痛科和风湿免疫科等由省立医院专家直接担任科主任;重症医学科等弱势学科省立医院专家轮流派驻,快速提高科室技术水平;并新增血管外科、生殖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疼痛科、 乳腺外科等13个学科填补学科建设空白。床位数从2011年的780余张增长到2019年的1719张,完美打造出省立医院医联体建设的东营模式。

  “3+2+1N”区域医联体模式

  山东省立医院与济南市两家区级医院采取“3+ 2+1N”合作模式组建医联体。“3”是山东省立医院, “2”是济南市中区人民医院、槐荫人民医院,“1N”是区医院下辖的多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分级诊疗、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方面特色突出。省立医院、区级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明确角色定位,极大提高了区域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省立医院派出专家进行技术帮扶,通过共建病房(市中区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病房等),医师定期坐诊等方式,提高区级医院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到基层就诊的依从性,还可以保证下转患者的医疗安全,解决双向转诊中下转患者,基层单位能否接得住的问题;参与家庭医师签约。省立医院在与两家区级医院合作过程中还开通了家庭医生签约业务。省立医院专家作为签约技术指导小组成员,通过定期在基层(如领秀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坐诊,开展远程三方门诊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针对基层医院需要转诊的患者,省立医院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并与区医院签订预约转诊协议,提供专家门诊提前预约、住院床位预约、检查类(检验、影像等)预约绿色通道。基层医院免除了购置大型设备所投入的高额费用,患者以二级医院的收费价格和报销比例就可以享受三级医院高端仪器设备检查。同时,省立医院做到了院内仪器设备得以更高效利用,发挥了技术指导区域中心作用,切实做到了基层患者、基层医院、三级医院的“三方共赢”。

  在省立医院帮助下,济南市中区人民医院由原来的1个内科病房、1个外科病房发展成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科、血管外科等多个专科病房设立,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新技术;出院人数从2014年的1630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11050人次,仅2019年省立医院向市中区医院转出4479人次。

  加强松散型医联体建设

  为帮助基层医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省立医院通过推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院自身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服务水平。组织省立医院评审专家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评审,提高成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除上述东营市人民医院以外,淄博临淄区医院、寿光市人民医院、邹平县人民医院已由二级医院提升为三级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由三级乙等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根据基层医院需求,省立医院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手术示范、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接受医师到省立医院进修,采取导师制带教、选派临床专家到成员单位做特聘科主任等形式, 帮助基层医院做好人才培养工作。2019 年免费接收成员单位医疗、护理人员进修 307人;根据基层医院发展需要,省立医院派出专家到基层医院进行学科建设,提高成员单位学科水平;覆盖远程医学终端,建立双向转诊评价标准体系,借助于省立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目前已实现与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的远程多学科疑难病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等功能,由此使面向基层医务人员的远程医学教育变得更方便可及。

  借助于山东省立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利用互联网+医联体,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及医疗大数据中心,助力多学科疑难病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临床科研, 更好地形成医院及学科间的互动。

微信图片_20201028094351.jpg

  专科联盟促进医疗水平同质化发展

  截至目前,山东省立医院已建立29个专科联盟 ,入盟专业科室 3000多个。搭建了专科-专科的合作平台,扩大了省立医院专科影响力,有力的促进了适宜专科技术下沉与专科同质化发展,凸显了省立医院的学科引领作用,专科疑难患者上转增加。以省立医院疼痛专科联盟为例,近三年共举办76次基层培训,惠及山东省19个地区的百余家医院近四千人次,并在当地开展13次义诊活动,受益民众累计3600余人次,经过联盟合作的不断推进双方专科(专病)诊疗水平提高,成员单位获取更新、更为及时的专业指导,使其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通过远程医学平台,每周开办2场 ,全年共100余场学术讲座,对联网的3000余家医院共享优质资源,培训基层医院医师万余名,形成诊疗、教学同质化管理。

  互联网技术助力医联体分级诊疗

  为了使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山东省立医院建立分级诊疗协同平台,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实现医联体分级诊疗的价值。利用信息系统形成闭环管理,在医联体内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多点执业、医生培训、医生签约、信息共享,患者预约诊疗、出院随访、慢病管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医联体成员单位得到同质化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就诊有序流动,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最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周期、全人群的健康医联体工作模式。信息化发展使医联体内临床信息共享,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分级诊疗就诊体系现已基本建立,双向转诊信息可统计,可分析。以市中、槐荫“3+2+1N”区域医联体模式为例,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让三级、二级医院的专家参与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居民健康获得感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感;远程医疗平台的建立弥补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建立了互联网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医联体单位全部联网,国外顶级医疗机构联网15家,国家级大医院30多家,为2518家基层医院远程帮扶,在援疆援藏援川援外中,发挥了互联网+健康的作用,在医联体建设中,体现出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远程医学,进行疑难病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查房、远程影像学诊断、 远程病理阅片、远程心电图诊断 、远程重症监护、远程教育、学术讨论、技术、手术观摩与指导、并建立了服务大众健康的远程监护系统,网上病案系统、健康监护平台,且实现了医学文献共享,从而在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等连续性诊疗服务方面提升患者满意度。率先以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市中区人民医院为试点单位,与其签署《山东省立医院与基层医院预约转诊协议》。急诊转诊的开通,为省立医院急诊患者转出提供了绿色通道。牵头门诊部、网信办、急诊科、槐荫医院、市中区医院相关人员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医联体内的成员医院开放预约通道,确保基层医院对专家号源具有优先的挂号权限,向县区级医院提前开放 20%以上的号源,推进双向转诊,助力分级诊疗。

  以IMH模式推进医联体内慢病管理

  IMH,即互联网(Internet)+医联体 (Medical Treatment Alliance)+ 健康管理( Healthcare)智能服务联合体,依托山东医学会、协会、山东省立医院优秀师资,通过慢病管理路径标准培训、糖尿病、眼科专科培训等开展基层医师培训。

  以糖尿病全程一体化管理和分级诊疗为切入点, 成立内分泌代谢疾病基层专家联盟,以培养基层骨干医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远程医学+医联体+健康管理体系、 信息互联互通为“抓手”,发挥县区医院作为区域龙头及分级诊疗上下转诊的桥梁作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力求实现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为慢性病管理相关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建立分级转诊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护理人员与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内分泌科、眼科)共同组成的医疗团队服务作用,达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控目标,降低致盲率。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向转诊流 程,基层医疗患者向上转诊。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科、内分泌科都应该告知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条件的可进行初筛,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建立线下转诊模式,眼科专属门诊对接转诊患者,分配挂号给相关医生,协助患者完成在眼科的诊断与治疗;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患者全病程跟踪管理;为慢病管理插上“2个翅膀”——互联网+ 医联体。

  医联体建设成为慢病分级诊疗落地的途径,“互联网+”是个伟大变革,正在以创新、开放和融合的姿态,展现当今是一个“生活大于生意”的时代,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时代,也是一个“趋势干掉规模”的时代。百廿医院的新使命:医联体建设与分级诊疗与远程医疗之“3+2+1N”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