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睡眠医学中心>>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正确面对失眠

供稿:睡眠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0/5/7 9:13:41
字号:
+-14

  当今社会,失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失眠患者的发病率高达45.4%。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的生活习惯被打乱,失眠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对于偶尔失眠并无大碍,放松之后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失眠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对大脑产生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所谓失眠是指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等。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可划分为短期失眠症(时间<3个月)和慢性失眠症(时间≥3个月)。

  失眠常见的影响因素:一、心理因素,比如工作、家庭中有急事,就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还有些人比较爱较真、爱操心,比较敏感,这种人就很容易失眠。二、女性比男性容易患失眠。三、身体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很容易失眠,比如慢性皮肤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风湿免疫相关疾病等,都会引起失眠。四、外在因素,如环境很嘈杂或是竞争激烈,或者晚上应酬多、频繁夜班,都很容易带来睡眠问题。

  在《中国成人失眠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临床治疗失眠的总目标是: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如下几方面:

  1、心理治疗:如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治疗等。

  2、认知行为治疗:睡眠卫生、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冥想等。

  3、物理治疗:主要有经颅磁刺激、贝多芬音乐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

图片4.jpg

  4、药物疗法:主要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安定)、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抗焦虑抑郁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等。

  目前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被视为失眠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内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

  在用药物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有许多疑问和担心。实际上,从临床观察来看,还没有患者因服用安眠药而造成肝肾损害的报道,尽管有些患者反映“吃安眠药后感觉脑子反应慢”,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实际上,长期失眠对记忆的损害更大。对于药物成瘾问题,患者应该正确看待。如果是慢性失眠,可能吃药时间要长一些,如果病情需要甚至可以长期服用,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但长期服药并不等同于依赖或成瘾。其实,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长期服用安眠药也是安全的。专家也不主张过分限制安眠药的使用,尤其是老年人,与其长期饱受失眠的痛苦,不如适当用药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焦虑、抑郁及长期失眠造成的脑功能损害。

  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随访,短期治疗可1~2周随访1次,慢性失眠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该每4周随访1次。随访过程中,睡眠医生会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安眠药的用法及用量。

  如您有睡眠问题,欢迎来睡眠医学科门诊就诊咨询:

  睡眠医学科门诊地址:

  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C楼2楼;电话:0531-68773310

  睡眠医学科专家刘振华主任门诊时间:

  周二全天

  睡眠医学科普通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全天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糖尿病

相关专家

姓名:刘振华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睡眠障碍性疾病

出诊: 04-03 上午 04-03 下午

简介: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诊治各种脑血管疾病、痴呆、震颤麻痹、癫痫发作及失眠、头晕头痛、抑郁焦虑、嗜睡、梦游、梦魇、睡眠呼吸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