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媒体报道】长期咳憋喘 警惕慢阻肺 ——访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道卫

信息来源:山青传媒 发布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医师简介:

微信图片_20191127093153.jpg

  李道卫,医学博士,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青年学组秘书,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介入诊疗委员会委员、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肺系病委员会委员。从事呼吸临床工作10余年,主要从事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炎及肺癌等常见呼吸系病的诊治工作。擅长肺部感染的诊治、支气管镜及内科胸腔镜。

  2017 年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共 3.84 亿, 每年有高达 317 万慢阻肺患者死亡。而最新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是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防治慢阻肺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道卫。

正确甄别很重要

  据李道卫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咳嗽通常是慢阻肺最早出现的症状,最初咳嗽可以是间歇性的干咳,逐渐展为持续性咳嗽。此时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典型的慢阻肺患者将其呼吸困难描述为呼吸费力或胸部沉感,伴有喘息。长期呼吸困难还会导致活动受限或焦虑等精神症状。

  “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多于冬季发病。很多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咳嗽喘息,往往被当成‘气管炎’治疗,这部分患者应进行肺功能和胸部CT检查,明确是否患有慢阻肺。”李道卫表示,慢阻肺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吸烟、取暖材料和烹饪所产生的烟雾、职业粉尘暴露物及先天性因素等。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而吸烟者、长期暴露于有毒、有害气体和长期接触粉尘颗粒的人群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如车工、铣工、木工、矿工等。另外,长期使用柴火、草等生物燃料的人群会吸入大量的烟雾,长此以往容易患慢阻肺。

科学用药是关键

  李道卫表示,科学的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活动耐力。慢阻肺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教育、病情评估、药物治疗、肺康复治疗等。患者教育包括慢阻肺防治知识宣教、指导戒烟、脱离污染环境、吸入装置应用指导等;病情评估是对慢阻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全面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肺功能异常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患者症状的当前性质和程度、恶化病史和未来风险、合并症等;药物治疗主要是吸入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等。

  “需要提醒的是,慢阻肺患者一定要在呼吸科医生指导下规范长期吸入药物治疗,千万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李道卫表示,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规范吸入药物治疗是慢阻肺规范治疗的基石,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从而避免肺功能的急剧下降。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之后自行停用吸入药物,这是不正确的。自行停药会导致治疗不连续,增加急性加重风险。此外,不少慢阻肺患者长期口服激素或茶碱片,这是指南和专家不推荐的治疗方法。长期口服激素会导致慢阻肺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细菌、真菌等病原体。

肺功能检测需重视

  李道卫提醒,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也是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国内的许多呼吸病专家好多年前就开始呼吁,像量血压一样测肺功能,把肺功能检测纳入到常规的健康查体中。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吸烟且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者,非常有必要进行肺功能检查。这将大大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继而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在李道卫看来,戒烟是慢阻肺预防和治疗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戒烟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下降,降低慢阻肺发病的风险,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注射流感疫苗能够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免疫力相对低下,是流感及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均推荐慢阻肺患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以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此外,慢阻肺患者应适当活动,及时增减衣物、经常开窗通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