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外科ICU>>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医患温情】患者不说话我们也会懂——山东省立医院外科ICU里的“语言”

供稿:重症医学三科病房 石秀霞,重症医学三科 鞠远荣 摄影:重症医学三科病房 石秀霞 发布时间:2019/10/11 9:28:04
字号:
+-14

有人说ICU“房中无四季,寒尽不知年”,

每时每刻,

都在上演着生命的追逐战。

但总是那一点一滴的人间真情,

总是那天使幻化般的白衣翩翩,

让这生死之地充满了爱和温暖。

这里的患者,多被病魔扼住了咽喉,

身不由己,连言语都倍感吃力。

但那又怎样,

不要忘记,

爱是最美的通用语言。

不信,

来山东省立医院外科ICU里看一看,

医患之间如何跨越交流障碍,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山东省立医院外科ICU里,住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有的因为治疗需要嘴里插着气管,有的因为高龄听力下降,有的则是神智不清无法交流。在生死只有一线之差时,做好和患者的沟通成为外科ICU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重要工作。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研究与患者交流的方式,用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恐惧的心理,确立医护患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营造出好的治疗氛围,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哪些交流方式吧。

肢体交流——“1 2 3 5”手势法

  面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很多时候单靠语言显得很苍白,因为只有我们医护不停的去表达,患者被动的接受,有时候得不到很好的回应。于是,我们就有了我们自己的一套手势。“1 2 3 5”手势法!每当患者神志清楚可以有效听懂医护人员的话,但是不能或是没有力气写字表达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方法。

  “1”就是一个大拇指的“你真棒”“谢谢你!”

  “2”代表的胜利手势“耶,我成功了!”“我很开心!”

  “3”代表的赞同和我很好我可以的“OK”

  “5”代表否定和疑问表示“不舒服”“不需要”“不用”“停”

微信图片_20191011091959.jpg

微信图片_20191011092007.jpg

  这是一名产科术后3天的年轻妈妈。自从清醒后,护士每次给她翻完身和治疗后,她都会不停的用手势表达她的感受和感谢!

微信图片_20191011092010.jpg

  这是一位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在外科ICU治疗十天好转后顺利转出。

传话筒——巧用”听诊器”

  在监护室里,医护人员常遇到因为年龄大而听力严重下降的老年患者,大声交流不但增加了病房噪音的强度,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交流受限,有时会导致患者不配合、烦躁,甚至出现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外科ICU的护士们就地取材,将听诊器的听诊端放在老年患者的耳朵里,医护人员对着圆头端说话,老人们就很容易听到了,增加了交流的有效性,受到很多老年患者的好评。

微信图片_20191011092012.jpg

  “奶奶,听到我说的了吗?有不舒服的地方吗?”

文字交流——书写白板

  面对有一定文化程度,听力、书写能力和理解表达都正常的患者,医护人员就会使用小白板,让患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微信图片_20191011092014.jpg

  一位车祸导致全身大面积创伤、多发骨折的年轻小伙子因气管插管无法说话,他在白板上写下“我在坚持”!

无声交流——“眼神和握手”

  面对全麻患者,在他即将清醒的时候,能听到能看到,但是过多的话语又难以接受和理解。这个时候,医护人员会给他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有力的握手!因为我们医护人员相信眼神和握手传达出去的力量和信息,能让一个无助的心灵得到一丝震撼和感动!

微信图片_20191011092016.jpg

微信图片_20191011092018.jpg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我科成立于2008年4月,编制床位10张,座落于中心院区2号病房楼2楼东头,与手术室相通,主要负责医院外科系统重大手术、高危病人、新技术的手术风险评估、围手术期监护,多发外伤、重症感染、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救治,术后并发症病人的综合治疗及康复等。科室建科后积极参加了“5.12汶川地震”伤员救治、菏泽手足口病医疗支援、卫生部青海义诊活动、对口基层医院支援等社会活动,同时还负责全省其他医院的会诊、疑难病例救治。科室年均周转病人1000人次左右,病源涵盖各手术科室,年龄覆盖刚出生1天的新生儿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