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会>> 部门动态 >>正文

部门动态

【幸福省医建设】山东省立医院职工读书活动征文作品、家书作品选编(三)

供稿:工会 编辑:医药卫生期刊中心 卢骁
字号:
+-1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引领广大职工多读书、读好书,根据省总工会组织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安排,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医院工会组织开展了职工读书活动。近日,医院工会公布职工读书活动征文作品、家书作品评选结果,共评选出征文类作品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家书类作品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现将家书类二等奖作品摘登如下。

我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你

医药卫生期刊中心 王海勇

我的爱:

  如果要给亲人写封信,在我心里,你,就是最亲的亲人——

  有人说:“兴趣与职业一致,爱情与婚姻一致”,人生圆满莫过于此。对于我和你,这两个是高度“一致”。

  32年时光,我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你。

  邂逅你,是在图书馆。那是1982年,你不到2岁;我不到17岁,刚到山东医学院上大学。1987年毕业后,我径直走进你——《医学科普》杂志。心愿得偿,我满心幸福。从此后,即便艰难困苦,亦无怨无悔。

  第一课是搬杂志。刚上班就遇到印刷厂来送杂志,每捆100本,两手各提一捆。每期5万本都由编辑们搬入库。

  第一个任务是管理仓库。打开地下室,各种书刊、招贴画、记录本、速写纸、电影胶片……几间屋都满当当,蜘蛛在霉味中结网。第二天,我把清单交给主编……

  第一项文字工作是答复读者来信。每天都抱回几十封读者来信。细阅来信,我惊讶:有这么多人向你敞开心扉,把难以启齿的事情向你倾述。为之感动的我认真地写着每一封回信……

  第一个月我就开始担任专栏编辑。副主编审稿后,举着稿子对主编说:嗯,这个年轻人还行呐。编得不错!半年后,我担任责任编辑。

  第一年下基层。连续3周,每天跑5个县(市、区),从最初的晕车呕吐练到拎包就走。

  第一次进京。主编向顾英奇副部长汇报工作,我跟随。谈完工作后,顾部长问:“你这个小姑娘怎么起了个男孩的名啊?”知道缘由后,他笑了:“哈哈。我记住你这个年轻编辑啦,也记住你给我讲的故事啦。”他叮嘱:“要好好编杂志啊,把医学科普的事业延续下去。这么好的杂志,要越做越好。你们有不好协调的事情就告诉我,我来帮着协调。”殷殷期望、谆谆教诲,对你的关爱溢于言表。

  1988年,期发行量骤升到16万份,你被转到7213厂印刷。从此无论冬夏,每逢校对,早晨6点就赶公交车奔西郊。校对文字、搬铅版、浇铸生僻字、翻纸模……我成了“黑手党”。直至1990年,实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你从“铅与火”升华为“光与电”。

  自与你相伴,就有个爱的梦想:让你成为全国名刊。

  1990年,我与主编合写的论文《论创造良好的期刊形象》在全国卫生报刊研讨会上大会发言,并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

  创造靠劳动:跑遍137个县(市、区),为缺医少药的基层推送杂志;遍寻专家学者就大健康观约稿和专访;与济南经济广播电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合作,将医学科普扩展到电波和荧屏……

  劳动是美丽的:你的期发行量增到33万份,读者好评如潮。在平度市召开座谈会,读者代表说:“宁可不穿皮鞋西服,不能不订《医学科普》。”在微山湖畔召开全省《医学科普》工作会议,村民说:“我们这村村都订《医学科普》”……

  山东省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卫生期刊、全国卫生先进单位……诸多荣誉向你涌来。

  爱你是美好的。1993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医学科普工作者,受到中华医学会、全国爱卫会、中国科协联合表彰。1996年我编辑的《儿童孤独症》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受到中国科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联合表彰。

  1996年,经历第一次变革,你被并入山东卫生报刊社。我第一次离开你去办新刊。

  1998年,你的发行量、广告额直线下滑。时任社长为你写下卷首寄语《还缺点什么》,主持召开座谈会为你“号脉”,论证更名为《家庭健康》。更名的想法引起激烈争论。有六千多封读者来信明确反对改刊名,疑虑、悲观情绪在蔓延……

  我被调回来,临危受命主持《家庭健康》编辑部工作。

  爱之梦复苏了:

  在领导支持下,调整办刊思路、改革管理措施,评奖优稿、微机化编辑,提前20天出刊……

  在编辑学界前辈支持下,你的编辑参与省内重大卫生工作报道、新闻出版学界理论研讨……

  感人的是,无论是院长、专家,还是普通医务人员,作者们仍记着发表在你园地里的处女作,对你充满款款深情,倾力支持。

  酷暑难耐的周末、雪花悄扬的夜里,你的编辑们在加班、下基层……

  2002年底考评,你的效益跃至全社第一,编辑学界前辈们对你赞誉有加。

  2003年1月,《家庭健康》荣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入围国家期刊方阵。

  在2003年1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表彰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的决定》中写着:“……最终评出国家期刊奖60种,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7种,百种重点期刊189种,这些获奖期刊,是我国近9000种期刊的优秀代表,体现了我国期刊业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反映了我国期刊业近年来深化改革、促进繁荣取得的丰硕成果。”

  虽已调任他职,爱仍藕断丝连:2012年,我兼编你的下旬刊,2019年,我兼编中旬刊专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正值盛世佳期,让我们记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追寻医药卫生科技进步的轨迹,为推动全民保健事业发展努力,继续留下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可好!

  爱你的

一封“家”书

心内科 王伟

  人生自有诗意,心底涓流不息。我们是一群活跃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大部分是女性。生老病死,归去来兮,工作中的风险难以预测,压力可想而知。但越是身处滚滚红尘,越是要与诗意栖居。阅读,是心灵的旅行,那些读来唇齿生香的词句,能让时间静止,世界鲜活。

  但是,喜欢阅读是一回事,能够领悟书中真谛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让在书中读到的思想与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深度融合?后来,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那是一种最古老的沟通方式——书信。如果把自己工作的集体看做一个大家庭,那这一封封意如“家书”的信笺,让平时不容易说出口的道理诉诸笔端,慰藉了很多烦恼的灵魂。

  有一天,一个过来咨询住院事项的患者和值班护士小A吵了起来,患者埋怨护士:“态度欠佳,语言生硬。”小A满腹委屈,抱怨患者“存心挑衅,蛮不讲理”。被劝解开后,小A对我说:“领导,你要备个录音笔,我以后都要录下来,就要让大家听听到底是谁的错!”。

  像这种事情,时常会出现。为了劝解大家,我写了一封短信,题目借鉴了我同事的“初念浅 转念深”让大家传阅。

  初念,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代谢亢进、瞳孔散大、肌肉工作能力增加,是一种动物性属性;转念,是大脑经过逻辑思考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特异性功能。所以,初念总是浅浅的,激烈的,转念总是深刻的,温和的。

  我们护理工作非常琐碎,总会碰到很多人,很多事,让我们怒火中烧、怒发冲冠、怒不可遏!那是我们的初念,一定要争个高低,一定要评个对错,但转念一想,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和患者理论,我们是对的又如何,和家属争执,我们赢了又怎样?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更何况,多数时候,只是一时的误会。忍一忍,笑一笑,别争吵。想一想,静思量,大家好。看得开,放得下,没烦恼!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转念之间,你就会发现,工作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被我们忽略的小美好,保持心情有如一树花开的灿烂,就算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护士小B是典型的90后,大学本科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独立值班没几天,就碰到一心衰患者突发室颤,抢救无效去世。这个患者53岁,平素热爱生活,性格阳光。小B初入社会,就感受到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又恰恰碰上我们熟悉的一个资深带教老师罹患肺癌病逝,备受打击,工作积极性受挫,想要辞职,离开这个行业。

  于是,我以人的身份给她推荐了3本书,并以书信的形式做了一场生命教育。

  第一本书:《生命之轮》

  《生命之轮》的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她是从瑞士山村走向世界的国际生死学大师,最早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协助患者和亲属安详的面对和接受死亡。她在书中破解了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我们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传统上惧谈生死。其实,儒家的生死观虽然没有明显的体系架构,没有形成如佛教一样深邃的死亡理论,但其对死亡的理解却是非常深刻的。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对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在世,只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则生事已毕,虽死无憾。

  因此,儒家推崇乐生安死:乐生,是以积极的精神入世,安死,是以完善的人生来坦然面对死亡,这和《生命之轮》所表达的意思不谋而合。这种理性的生死观,既让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又使人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平和,不为死亡的降临所烦忧。而这些恰恰是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缺失的,也正是西方人仰慕不已的东方智慧。

  第二本书:《目送》

  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

  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也正是这种自省,让我们可以回想护理人文关怀的旅程:生命伊始的相迎,成长途中的相伴,流金岁月的相依,桑榆到晚的相守,临别之际的相送;也正是这种自省,让我们有勇气在临床工作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目送,不冰冷,却充满温情。

  第三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

  书的开头,颇似一本充满悬疑的小说:保罗医生迅速浏览着CT片子,以他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毫无疑问地确诊病人所患的是肺癌晚期。而这个病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在这一刻之前,保罗医生浑身笼罩着耀眼的光环——获得斯坦福大学双料学士学位,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此刻,光环散落,人生逆转。罩在他瘦骨嶙峋躯体之上的,是一套蓝格子病号服。他从此开始了和晚期癌症相搏的生命倒计时。

  他清晰地聆听着死亡愈来愈近的脚步声。由于他的医学专长,这一切恐惧来得更精准并被残酷放大。他无需他人的任何解释,已对自己的大限来临洞若观火。在这种背景下,保罗医生开始以冷静、温和、睿智、客观的笔触,记录生命最后日子的强大张力。

  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

  命运时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你百般努力却无法掌控。但喜欢花开不喜欢花落,并不能成为不栽花的理由;人终有一死不能成为蹉跎岁月的借口。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不管明天发生什么,今天都要精彩的活着,这就是我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学会生活。

  近期,大家抱怨工作辛苦,压力增大,气氛消极,工作质量下降……为了提高士气,我推荐了3本书,为大家进行了职业教育,告诉大家要对生活充满爱,对社会和单位充满信任,认真、努力地去工作!

  第一本书:《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是毕淑敏执笔25周年白金纪念版。从青春、爱情、婚姻、友情、生死、旅行等角度来阐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生命的领悟。这是一本关于现世人生、内在心灵、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温暖小书,书中不讲大道理,没有教条指南,只是与我们分享一些心灵平和的主张、与世界相处的态度和拥有幸福的提醒。

  她像一个最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回忆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虽琐碎而平凡,却能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她告诉我们,淑女必书女;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她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简单,这个世界很粗暴,这个世界充满了出乎意料。但我们不能因此丢掉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爱的能力;她告诉我们,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只有一次的馈赠,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愿我们每一个人与这世界和平相拥,与生活握手言和,一如既往的努力向前,坚强勇敢,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本书:《离爱不远的地方》

  《离爱不远的地方》是一本深入医生内心的心灵感悟。作者尹梅从自己独特的视角,以散文和书信的形式将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的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医患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语言,和温婉细腻的情感表达,追寻社会生活中种种真诚的人文关切,带给读者真实的人生体悟。读之,受益匪浅;赏之,无酒也醉。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佛心即是大爱。

  爱是人类最朴素、最珍贵的情感,是世间最伟大、最不朽的存在!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每一天,我们都是在爱与被爱中付出和获得。就像书中所写: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就是看还有多少人,在真正的牵挂着你、爱着你,有人陪伴的路,再长也不孤单,有爱同行的路,再远也感觉温暖。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心之所往,便是驿站;成佛无须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心之所向,便是晴天;让我们进一步唤醒心灵深处的美好和关爱,施人以爱,赐人以福,让爱常驻心间,相伴你我左右。

  第三本书:《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写的是一个男孩无法面对由于怯懦所犯的过错,而选择了谎言和卑劣,终为自己织就了一生的罗网。人到中年,才选择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有人说,这本书的核心是人的自我救赎,是赤裸裸的人性。

  但实际上,人性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脱离时代背景。

  作者童年的故土阿富汗经历了两次灾难,食不果腹,每个人都在惶恐中活着,不知何时屠刀降落。

  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所谓的过错,与侵略、屠杀相比并不算什么。他也只有在偷渡到美国,过上平静优越的生活之后,胸中压抑的人性才慢慢苏醒。

  很多人抱怨生不逢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大家想过没有,就算“四方来贺,八方来朝”的大唐,仍然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景象。毋庸置疑,我们生逢其时,这是一个伟大的太平盛世。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没有泯灭良知的理由,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没有道德沦丧的借口。

  路上春色正好,人间太阳正晴,我们是无比幸运的一代,这是时代的馈赠,这是历史的青睐。我们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凝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每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愿书香能够浸染我们的工作,滋润我们的人生!

随我变老 伴你长大

——写给子女的一封家书

东院区心内科 刘金凤

女儿可乐并儿子乐汀:

  见字如面,感慨良多。提笔写信,略表心怀。

  时光飞逝,童年时光渐渐溜走,不远处,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们开启。人生就是一个生命的历程,走过了童稚少年,迎来了充满朝气的青年,接着便拥有了成熟盛午的中年,终将有一日还要步入耄耋晚年。流年时光可以使皮肤起皱,但我们的心灵不能起皱,爱就像永不消逝的电波,伴随我们一生,使我们永远都充满活力。

  树木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而它的枝叶却不断地向上延伸。因为它的根在土壤里,而希望在天上。天空给树木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阳光、空气和水,使树木得以健康成长,充满勃勃生机。人是为希望活着,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希望”,并为此而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和努力。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但不同的是,人生还不如弈棋,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都没有再来一局的机会。所以,要把握现在,活出生命的本色,这就是希望、就是幸福。

  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而我只想你们拥有更多快乐的时光。做喜欢的事,交可心的人,听欢快的歌,走自己的路。都说父母没完成的梦,让子女去完成。父母从不奢求你们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简单而活、淡然处世更适合人生方向,只想你们和别人一样普通,平凡而舒适,简单而平和。

  看惯了的疲惫,不愿你们去遭受,飞得太高,容易着凉。不要去计较失去什么,享受已经得到了什么。不管什么天气,太阳都在自转。别人眼里的好坏都不是那么重要,自己纯净才能无邪的成长。大步向前,身后有我们的加油声。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得意,也不可能永远失意。得意时,你要清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要记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时,不退缩,坚持下去: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就怎样走过去。

  可以胆小,小心使得万年船;知道害怕,无畏的人生才可怕。可以愚笨,聪明的人都会藏拙;知道后进,江郎才尽才是遗憾。好的习惯受用一生,就像艺多不压身。人群中多有智者,学着和他们做朋友。三人行,有我师。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启迪自己的聪惠。空气也有尘土,社会也有污垢。尽力欢笑,难免哭泣。泪水湿了情绪,磨砺后的彩虹更美丽。

  你们的父亲是警察、母亲是护士,忙碌是生活的主色调。在你们成长的路上,少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甚至经常与爸爸妈妈分离,孤独却要坚强地成长。你们也渴望父母的爱护与重视,而渴望往往被现实所扼杀,常常一通电话后,父母便消失了。在风吹雨淋的上学路上,没有趴过父亲厚实的脊背,没有享受到妈妈亲手撑起的雨伞,很少被爸爸妈妈牵着手逛过公园与博物馆,甚至连学校召开家长会,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全权包办,平时由爸爸妈妈接送上下学更成为了你们眼中的一种奢侈与期盼。你们在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的爽约解释中渐渐懂得,爸爸妈妈肩上除了担负着我们这个小家的责任外,还担负着职业带来的使命重任。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们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稳重与坚强,你们比别的孩子承受的更多,付出的更多。想爸爸妈妈时,在睡梦中去寻找爱抚与撒娇;父母同样在想着你们,当银铃般的笑声荡出心间的时候,思念的泪水早已在脸颊静静滑落。

  为人父母,谁都渴望与子女的距离短些,但随着儿女的成长,属于你们的天空肯定会越来越广阔,与父母的空间与时间距离也肯定会越来越远。做父母的,当然特别在乎自己到底能够占据儿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为,父母的天空与儿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随着一天天老去,而变得愈来愈小。

  长大后你们就会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你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即使无法与你一路伴行,但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总会想着为你遮风挡雨一程!即使无能与你一路并肩作战,但在艰难险阻的时候,总会想着与你一同分担苦痛。

  希望我们成为最好的知心朋友,父母是你们一辈子可以撒娇的人。就像我会变老,你们终会长大。愿你们永葆一样的纯真,像花一样开放......

  永远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