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神经内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医学科研创新】Nature子刊: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杜怡峰教授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获得重要发现

供稿:神经内科 编辑:宣传处 焉然 发布时间:2019/4/22 17:28:32
字号:
+-14

还记得热播剧《都挺好》里面

作天作地的苏大强吗?

虽然剧中最终苏家人和解了,

终于走向了“都挺好”,

但苏爸的情况并不太好,

他已经被确诊得了老年痴呆,

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2.1.jpg

生活中,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的中老年人有很多,

现代医学的发展如何让这些患者们结局“都挺好”?

这不,山东省立医院传来好消息!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杜怡峰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该研究成果不仅为KIBRA影响神经变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靶点,而且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防治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再次见证了省立医院的科研实力!

2.2.jpg

  团队学术带头人杜怡峰教授和仇成轩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带领团队核心成员丛琳、王永祥、宋林、唐诗和韩晓蕾等近年来致力于A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AD人群危险因素研究和AD队列建立中开展了重要工作,在国内较早地构建了“山东省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数据和标本资源库”,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危险因素综合干预项目”已成为全球同步进行的AD相关干预研究联盟五大分中心之一(http://wwfingers.com)。

  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该研究团队在外泌体的分泌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KIBRA controls exosome secretion via inhibiting the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Rab27a”为题,被国际著名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353)录用发表。

  外泌体是直径30-150 nm的纳米囊泡,参与多种细胞外功能,如免疫功能、代谢调节、肿瘤转移和神经变性。外泌体从早期内体的出芽发展而来,早期内体又形成包含腔内囊泡(ILVs)的多泡体(MVBs)。MVBs与细胞质膜(PM)融合将ILVs释放到细胞外环境即为外泌体,精确调节外泌体分泌对于正常的细胞间通讯至关重要。目前,针对直接控制外泌体分泌和运输的分子机制已经有了广泛研究,但是外泌体调节因子的上游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国际上首次证实了记忆相关蛋白KIBRA能够直接结合小G蛋白Rab27a,两者之间的结合能够避免Rab27a被泛素化降解,进而调节脑内神经元细胞中外泌体的释放。该研究成果不仅为KIBRA影响神经变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靶点,而且在AD的防治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2.3.jpg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建科四十多年来,一直本着“质量建科、人才立科、科教兴科”的宗旨进行建设和谋求发展,沉淀形成了“格物穷理,勤奋笃行”的科室文化。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努力,学科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在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名医荟萃的的医护团队,曾先后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示范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杜怡峰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以“亚专业细化”的先进理念…

相关专家

姓名:唐诗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简介:唐诗

相关疾病